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仅仅三个月,徐钊已经让公司开始进入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业务量随之也成倍增长,原来忐忑不安的员工们开始平静下来,他们为新来老总的那种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所感染,更为徐钊杰出的业务才能和熟练的谈判技巧所折服。在员工眼里任何问题徐钊都能迎刃而解,有困难找徐钊,总经理室成为“急诊室”。各类外贸出口的突发事件,徐钊一个电话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能“OK”。

    对此,公司“十一部”经理颜铭德颇有感慨:“别看徐钊总经理年轻,可他身上有一股让人惧畏的韧劲。我们部门为了谈一笔176万美元的文教用品代理业务,不知到客商那儿登门拜访多少次,电话也打了无数,可对方就是一直不松口。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就会放弃了。可徐钊知道后,仍然一次次‘逼’我同那客商打电话联系,甚至亲自约见客户,在谈判桌上徐钊以其真诚感人的肺腑之言终于说动了客户,为我们部门拿下了这笔176万美元的代理业务。可以这么说,没有徐钊的这股韧劲,这笔业务肯定打水漂了!”

    公司五部的张雷经理体会更深。前年阿富汗有个客户慕名前来公司订五六万美元的自行车配件,可当时我们苏州轻工外贸公司在阿富汗还没有一个业务。阿富汗的局势大家知道,战乱不断,这样一个国家里的客户信用根本无从调查。信用保险下不来,做业务就必定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徐钊听完汇报后,认为阿富汗虽然前几年战乱,可它是我们的邻国,现在国家正在恢复秩序,是个非常有潜在外贸前景的地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进入。于是果断建议张经理从确认付款方式着手与客户商谈,最后确定客户先付30%货款作为定金备货、出货前一周付清70%余款的方式把业务谈成了。这一着棋为日后整个公司打开阿富汗市场起了战略性的作用。目前徐钊他们的公司在阿富汗每年已有300万美元的自行车出口业务,为国内同行之首。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徐钊初到公司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在创业过程中,徐钊以其娴熟的外贸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公司员工攻下了一个个堡垒,公司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合作,出口商品达150余种。2001年当年就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出口额,摘掉了长期以来压在公司头上连续多年亏损的帽子。2002年公司再创佳绩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徐钊以卓著的业绩和才能,再次证明他作为“博士商”的实力。

    2003年6月28日,对徐钊和徐钊所带领的团队都是个历史性的时刻。通过改制后的轻工外贸以“苏州恒丰进出口公司”的新名称,横空出世于中国外贸界。徐钊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法人代表。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和企业的集团化任务,徐钊开始让自己的团队向“中国一流、世界前列”的目标奋进。而这其中,他始终认为人才和团队的素质是最重要的。什么样的人才符合“中国一流,世界前列”呢?“我认为对外贸人而言,必须具备五个基本素质:勤奋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外语基础,丰富的商品知识,较好的应变能力,以及他的亲和力。”

    为此,徐钊在近几年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

    “培养人才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的,它跟种花栽树一个道理,你得细工慢活,你得倾注心血。”徐钊从自己的成长历程,清楚一个优秀外贸人所需要的一步步台阶。因此他从招聘大学生的第一步就十分认真。这几年公司进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在招聘会上徐钊都亲自去。他最不喜欢三类学生:一类是孤芳自赏,一类是好高骛远,一类是眼高手低。又最欢迎“基本素质好,专业素质好,肯踏实工作”的年青人。那些刚进“恒丰”的大学生都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