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的大门实在是不可思议,人力、物力都会大大地浪费。这种门不太可能是在外面做好了再运进来安装的,肯定是在这里现场制作后直接安装上的,可想而知当时的难度会有多大。

    柳叶盯着大门上的字突然愣了,眨巴了两下眼睛,然后一脸不可置信地指着上面的字让我们看。我和大牙这才看清,上面的油漆虽然被刻意刮掉了,但是从痕迹上仍能看出来,一左一右的门扇上各有一个大字,写得是“金庫”。

    金库?

    大牙先是一怔,随即笑了起来,然后嘴里不停地骂着“小日本鬼子”。看那样子,好像恨不得要生啖其肉、怒饮其血一样,不过我心里明白,让大牙这么激动的原因未必全是民族之恨,估计更可能是这金库里的东西。

    大铁门上安有一只很大的转盘,有井盖大小,上面有一些把手,像是方向盘一样,可以转动,估计是用来开门的。我和大牙试着转了转,瞅着挺厚重,没想到转起来竟然很轻松。逆时针转了有十多圈,大门终于缓缓地打开了。

    屋内的空间出奇地大,里面成行成列地码了很多木头箱子。每只箱子的大小和现在的方便面箱子都差不多,一排一排的,摞得能有一人来高,就像超市的货架子一样,码放得整整齐齐。

    大牙顺手搬过来一只箱子,一脚就给踹碎了。冒了一阵尘土之后,这才发现,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大牙怔了怔,不死心地又连踹了好几只木箱子,结果都是一样。显然,这个结果让大牙有些失落,回头冲我和柳叶直叨咕:“咋全是空箱子?金子呢?咋啥也没有了呢?”

    我和柳叶摇头苦笑,也不搭理他,用手电仔细地四外照了一圈。见柳叶突然盯着面前的木头箱子愣住了,我和大牙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跑了过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我轻轻地碰了碰柳叶,问她怎么了。

    柳叶这才如梦初醒,用手指着箱子上的字,让我们看。

    箱子的侧面板子上,蝇头小楷写了一行字:吉林永衡官银行。

    大牙在旁边指着另外一只箱子也在叫我们:“快看,这边也有字。”

    我和柳叶走过去看了看,果然,箱子的顶盖边缘处也刻着一行小字:东三省官银号。

    竟然是东北的银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金库是中国人自己修的还是日本人建的呢?

    柳叶压低声音告诉我们,如果所料不错,这里应该是日本人当年抢夺东北金银后的暂存金库。“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关东军每到一处首先抢占的就是交通运输线和金融机关。当时东北地区主要的金融机构就有东三省官银号,这是东北地方政府的官办银行;还有边业银行,是当时奉系军阀势力设立的;还有个吉林永衡官银行,应该也是省政府的金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三省官银号”,是当时东北三省最大的地方银行,由张作霖操控,奉军六次入关其实都是以东三省官银号为经济后盾。

    柳叶见我和大牙听得认真,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以前看过这段历史,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东三省官银号就被日本人占领了。当天晚上,就用汽车把官银号里所有的现大洋都运走了。据后来资料记载,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时,库内最少存有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元都被日军洗劫一空。”

    “啥,多少?66……万……斤?”大牙张着大嘴,当时就傻了。

    柳叶点了点头,确认自己没有说错,就是66万斤。当时东三省官银号的地上和地下的金库一共有五个,每个都有三百多平米,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官银号时,张学良并没来得及运走那么多金银,根据奉系当时的财力,这个数字也是可能的。

    我和大牙都听傻眼了,这么多的金子得值多少钱哪?绝对是天文数字。

    柳叶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