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石原莞尔。

    1936年,石原莞尔主持修订日本的《国防国策大纲》,这份大纲中强调对美国努力保持“亲善”,目的却是最终与美决战。对中国的战略呢?他提出:东北和蒙古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存活的唯一途径。“七七事变”后,石原反对急于扩大侵华战争,担心全面侵华会使日本陷入持久战而不能自拔,主张先消化掉东北和蒙古,再逐步占领中国。

    可以说,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大学几十年毕业生中唯一的战略家。他比那些只会蛮干的日本军人明白、理性得多。所以,他看不起任何人,后来成为甲级战犯的大川周明①是石原莞尔的同乡,有一次他到东北出差,先来看望石原莞尔,说完话以后顺便问了一句:“东条参谋长的办公室在哪儿?得去和他问个好。”石原莞尔回答:“噢,那个东条上等兵啊,就在对面。”东条英机当时是他的长官,他竟这般蔑视。

    石原莞尔主张北进,对于偷袭珍珠港也不看好。但他“7号”(日本人对精神病患者的称呼)一样的个性,得罪了东条英机,比较早就以陆军中将衔退役了,在家被监视居住。也正因为如此,战后他才没被划为甲级战犯。

    日本当时南进派的代表,有陆军大将杉山元、东条英机等人。杉山元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奠基人,早年在军校学习时,因面容憨厚,被戏称为傻瓜元,实际上此人性格异常坚忍顽固。“一·二八”事变中,他指挥日军与19路军作战,还曾向昭和天皇担保,三个月解决中国问题。

    除日本陆军这一派人主张南进外,日本海军也力主南进,酝酿偷袭珍珠港。这很容易理解,北上打苏联,日本海军就无用武之地,眼睁睁看着功劳全被陆军抢走,日本海军万难接受。日本的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有时比跟外国的矛盾还严重。有一个笑话说,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拿出三分之一的兵力跟美国作战,三分之二的兵力跟陆军作战,以致日本陆军都要搞航母,以对抗日本海军。两个军种对立严重,陆军不用海军的东西,还非得有水兵,有炮艇、运输船,甚至要搞航母,都到了这种程度。所以,海军反对北进,主张南进,完全从本军种利益出发,不考虑国家的战略。

    实际上,日本之所以放弃北进,选择南进,除了石原莞尔跟“东条上等兵”发生矛盾,被迫转入预备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曾经北进过,跟苏联打过仗,一打才知道苏联太厉害了,正所谓马王爷长三只眼,锄头是铁打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日本陆军称不上现代陆军,装备和战术水平基本停留在一战时期。在欧洲国家眼中,日本陆军就是一支轻步兵,缺乏自动火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一个甲种师团只有108门火炮、24辆坦克,还是10吨不到、皮薄馅大的那种“豆”坦克。

    日本也就能侵略亚洲弱国,中国敌后抗日武装还用红缨枪、大片刀呢,与之相比,日本的武器也算先进了,38式山炮就是重火力。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对手,日本绝难逃脱覆亡的厄运!比如说,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战术思想极其僵化,无视当时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军事思想和战术上的变化。他们还是认为,敌人的数量要靠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靠我们的肉体去碰撞。肉碰钢不是一碰一个死吗?可能东方人都有这种精神制胜的“非凡想法”。

    谈到武器,日本38式步枪在二战各国军队的步枪中是最长的,枪长1.2米,加上刺刀总长1.6米,比日本兵都高。我们看很多日军旧照片,小日本举的步枪比人都高。在东南亚或中国山地作战,扛着这么长的枪行军多不方便啊,但他们不管这些,特别强调用这种带刺刀的长步枪进行近身白刃战。当然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钢产量奇缺,没办法制造大规模的重武器。据说,日本当时已经发明了冲锋枪,但觉得浪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