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确有道理。可是,开始刺纹身时的心情,无论男女都是极为复杂的。这个女人自己下不了决心到底刺那一种图案,于是就选择了图案集中合心意的,或是听从了纹身匠的劝告,一切都交由纹身匠定夺了。”
“你不理解女人的心理吧?”
恭子歪着头问。
“女人就是买一件衣服,也不是轻易就下决心的。要反反复复仔细考虑衣服的花色图案是否合适。要忍受痛苦,在皮肤上刺上一生也不会消失的图案时的心情,我无法想象。”
“明白了。尽管晚了点,看来我还得读点中国史啊。”
尽管三郎的话里带有玩笑的意思,但内心里对恭子的话还是大为惊叹。
三郞走进书房打开书。恭子的书签正好插在唐代玄宗的那一段上。
玄宗皇帝公元712年即位,第二年改年号开元。历史上称之为“开元之治”的唐代鼎盛时期即从这时开始。但是,历经二十年以后,便开始走向了衰落。
尽管玄宗是个贤明的君主,但是,长时期的国泰民安,人类普遍的弱点也在他身上表现出来。
皇后武惠妃去世后,玄宗发出诏书,要寻找能与皇后媲美的美女。终于,在骊山华清官找到了倾城倾国的美女。
这就是杨玉环,后来的杨贵妃。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是玄宗的儿子寿王的爱妾。但是,荒淫无度的玄宗已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冼凝脂”
自居易的《长恨歌》这样描写了在装饰华丽的浴室中,杨贵妃入浴的情景。那时候,玄宗57岁,玉环才22岁。
玄宗把杨玉环带回了长安。但是,直接把儿子的爱妾迎进宫毕竟有所不妥。于是,先让她进了道教之门,当了道姑。然后,再还俗迎进宫里。
白居易这样描写玄宗对她的宠爱。
她的全家由此全当了高官,就了高职。看到这一家人的荣华富贵,人们生孩子都一定要生女孩,因为男孩没有用。
但是,杨氏家族的兴盛由于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而崩溃了。玄宗的宠臣,据说与杨贵妃也有私情的安禄山在渔阳(今北京附近)反叛。
长安城的人们都大惊失色。
白君易精彩地描写出在败战的战报面前,长安宫中惶恐不安的情形。
当听到叛军逼近都城的报告后,玄宗携全家逃离了长安城。在到达马嵬时,官军将士对杨氏家族的多年积怨爆发了。
士兵们在杀掉了杨贵妃的表兄、宰相杨国忠为首的三姐妹及全家后,终于向玄宗喊出了“杀掉杨贵妃”的呼声。
自知已经走投无路的杨贵妃走到呆若木鸡的玄宗面前请死,被高力士绞死,结束了她38岁的风流生涯。
玄宗的哀叹一定重于诗中描写的几倍。
三年后,安禄山被军中的叛乱士兵杀死,恢复了元气的官兵夺回了长安。把帝位让给太子,做了太上皇的玄宗也返回了都城。
面对芙蓉的花,梧桐的叶,玄宗苦苦思念着杨贵妃,这时,道士杨通幽出现在玄宗面前。他遵照玄宗的命令,去幽明界寻找杨贵妃的幽灵。终于在东海蓬莱岛遇到了成为仙女的杨贵妃,以金钗和她在七夕夜里和玄宗的闺房私语为证据,回到了长安城。
留下要限的哀愁,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结束了。
三郎被带进故事,一时竟忘了案子。他叹了口气,合上书,点燃了一支烟。现在,他要重新考虑那个女人选择杨贵妃作为纹身图案的心境。
难道是澄子宁愿缩短自己的生命,也要健司尽早回到东京的愿望使她要做这个爱情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吗?
澄子对扬贵妃的身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选择了这个图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