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不,既然有规定,还是先去看一看吧。”
“是吗?”
典狱长瞪大了眼睛。他对第一次监斩的检察官雾岛三郎的话感到意外。
“那么,我来带路。”
“麻烦您了。”
雾岛三郎和典狱长在3名看守人员的陪伴下。穿过砖墙一角的一个小门。
这座日本最古老的监狱是1879年西南战争结束后,为收容萨摩战俘建造的。监狱的建筑物以被称作六角堂的了望楼为中心,向六个方向延伸,形成六角形。在这座建筑物中,有近千名囚犯,被剥夺了作为人的生活权利,过着动物般的生活。
但今天将被处死的小山荣太郎没有关押在这里。他被关押在另外的候斩牢房,每天面临着不知何时降临的死的威胁。
他可能还没有发觉,死的恐惧将在今天变成为现实。虽然这个问题或早或迟是要成为事实的。
死刑一般都在上午执行。死囚们一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就知道他们又可以多活一天了。
看守人员将在一小时以后到候斩牢房“迎接”小山荣太郞。他能否咽下最后一顿午餐就难说了。
“那是刑场。这条路叫赛河原,也称三途之河。”
一条平淡无奇、用粗沙铺成的道路,同河毫无相似之处。对于踏着这条道路返回的人来说,这种奇怪的路名没有任何意义,但雾岛三郎这时却想起孩提时代见过的地狱极乐图,不禁浑身一颤。
刑场是一座约30平方米大小的平房,走过所谓的“赛河原”,来到平房的入口处,本村典狱长回过头来对雾岛三郎说:
“我没有直接看到过死囚能单独走完这条路的1/10。无论多么凶狠的犯人,一看到这座建筑物就腿发软,走不了路,要由看守人员架着胳膊拖过来。但进入房间,接过升天经文后,犯人的情绪反而能平静一些。”
忏悔室是在建筑物左侧的一间小屋。里面有一张小桌子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祭坛,没有任何装饰。
“犯人的信仰事先知道,所以根据信仰,祭坛设佛像或耶稣像。犯人听过祈祷以后,有遗书可以写遗书,还可以提出最后的要求。”
“能抽烟喝酒?”
“可以给一盒和平牌香烟和一小瓶酒,一个人的最后的心愿,这点儿要求是无法拒绝的。你知道99%的人都想要制什么吗?”
霉岛三郎想象不出死囚们在人生最后的瞬间都希望什么。
“饭团。而且要白米饭的饭团。”本村典狱长大叹一口气说。
“他们也是日本人啊。因为在监狱里长期吃不上白米饭,而且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容易产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当然也有这些原因。但我们感觉到的是有着哪怕一分一秒也希望在这世界上多活一会儿的本能欲望。”
“这个欲望和饭团有什么关系?”
“监狱里没有白米饭。所以要吃白米饭饭团,就得到监狱职员家去做。淘米几分钟,做熟几分钟,做成饭团几分钟,送到这儿几分钟,死囚们似乎都下意识地计算这段时间。他们很清楚,要饭团比要其他东西可以多活30分钟,但实际上,他们要的饭团大都被收尸的囚犯们吃了。”
典狱长的说明使雾岛三郎不寒而栗,他预感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请到这边来。”
典狱长先走步打开一扇门。旁边的一间用木板隔开的不大的房间就是执行室。光秃秃的房梁上固定着两个滑轮,下面垂着一根有套子的绳子。
绳套的正下方有一块米见方的木板,四周有一条缝。这块木板下塌,死囚的身体便自动落下。但更令雾岛三郎惊讶的是距木板不远的一根铁棍。
“这、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