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多读读书,这样有好处(宜学问以自开益)。吕蒙回答说军中事务繁忙,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于是耐心地给吕蒙上了一课,从自己的读书体会讲起,说明勤学的重要。这次谈话打动了吕蒙,改变了他对读书的看法,于是开始发愤向学,手不释卷,经过长期坚持和积累,学问居然超过了一些文人(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鲁肃跟吕蒙熟悉后,对他的进步感到不可思议,跟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有武力又有谋略,再也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回答:“一个人分别三天,就应该另眼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

    后来,鲁肃去世前向孙权推荐吕蒙接替自己,使吕蒙成为孙吴军队里继周瑜、鲁肃之后最重要的统帅。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主动态势让曹操不能坐视不管,就在孙权迁址于建业的次月,即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他亲率大军前来合肥,与孙权争夺长江天险。

    这一仗规模不小,但打得时间不长,在《三国志武帝纪》里只记载了几句话,在曹魏一方的其他各人传记里也基本上没提,具体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会战不得而知。而在记录孙权一方的传记、史料中,对此战记载得很详细,这是因为此战曹军无功而返,虽然不像赤壁之战那样惨败,但也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失败。

    据《江表传》说,曹操此行带来了四十万人马,很快打到了长江岸边,与孙权对峙(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四十万的数字显然有点夸张,或者是曹操又在故意虚张声势。孙权得到报告,不敢怠慢,立即率领七万人马应战,这个数字如果是真实的,那基本上就是孙权的全部家底了。

    《江表传》的政治立场亲吴,说曹军四十万,自己一方七万,更能突出此次战果。孙权派折冲将军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锋,并给甘宁下达秘密指令,让他一到前线就发起攻击,打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孙吴惯用的手段,人数既然不占优势,就得先发制人,先取得小胜,鼓舞士气,甘宁圆满完成了任务。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甘宁挑选了一百多名勇士组成敢死队,孙权赐给大家米酒和饮食,吃完,甘宁用银碗盛酒,自己先喝了两碗,然后再斟满交给敢死队队长(都督)喝。这个队长可能有点紧张,伏在地上起不来了,甘宁火了,拔刀横在队长的膝上,大声呵斥他。队长见他神情严厉,赶紧接过酒喝了,后面的敢死队员每人也都喝了一银碗的酒。二更时分,甘宁率敢死队悄悄出发(衔枚出斫敌),杀往敌营。据《江表传》记载,他们拔掉曹营的鹿角,潜入营垒,杀了几十名曹兵。曹营一片混乱,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攻进来了,乱了好大一阵,等到慢慢平静下来,甘宁等人已顺利返回自己的大营。

    这时孙权也到了,甘宁连夜拜见孙权。孙权高兴地说:“这下子一定吓着曹操这老家伙了吧,让他也看看我们甘宁的胆量(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孙权还对大家说:“孟德有张辽,我有兴霸(甘宁字兴霸),足以匹敌!”

    据《吴历》记载,濡须口附近的长江中有一个叫中洲的沙洲,曹操看到可以利用,于是命人乘油船率兵趁夜渡到洲上。哪知此举被孙权侦察到,立即调集水军前来围攻,曹军不是孙吴水军的对手,仅被俘虏的就有三千人。

    曹军两战皆负,孙吴士气大振,反而主动在曹营外发起挑战,曹操下令坚守不出。《吴历》说有一次孙权亲自来挑战,乘轻船从濡须口前往曹军营寨,曹军将领要发起攻击,曹操说:“这是孙权前来观阵,后面没准有阴谋。”于是下令军中整齐军容,严阵以待,弓弩不得妄发。孙权又向前行进了五六里才回去,在船上吹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