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仲秋的午后,泡一杯苦茗,隔帘听雨,许多沉淀的思绪,被无由地牵引而出。窗外,那株雨中的白菊,它的馥郁淡雅,远胜过我平淡的年华。都说雨天适合无端地怀想,人的思绪,有如寥廓的苍穹,可以装载浩瀚的日月星辰。也许每一个闪烁的片断,都没有缘由,却依旧扣住一段因果。
比如此时,看到菊花,让我想起了帝女花。帝女花是菊花的别称,而菊花的神韵,是凌霜盛开,一身傲骨不落俗尘。自古爱菊之人无数,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某种寄托,花草树木,飞禽虫兽,万物之中会有一种生灵属于自己,和你我情感相聘。陶渊明的菊,林和靖的梅,周敦颐的莲,都是如此,隋炀帝开运河坐龙舟,也是为了江南的琼花。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或是布衣百姓,花草虫鸟于我们不分贵贱,所能给的情怀,是一样地真。
帝女花,令我想起了明崇祯帝的长平公主,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实长平公主自身也许并不传奇,她不过是深宫里一位养尊处优的公主。倘若不是因为她生在大明王朝末代,国破家亡,身世悲惨,她会和别的公主一样,过完华丽又平淡的一生。何其幸运,生在帝王之家,有着高贵的血统,注定了此生不同凡响的华贵。又何其不幸,生于帝王之家,遭遇亡国之恨,尊贵的公主身份,不及一个农女幸福安稳。同样是帝女花,熬煮成一杯茶,有些人喝下去是砒霜,有些人喝下去是蜜糖。
长平公主喝的是一杯砒霜,剧毒无比,她侥幸没死,在风尘中辗转漂泊,度过余生。如果没有那场残酷的夺位之战,长平公主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女子,生在深宫,自小就戴上尊贵的花环,有着不可一世的地位。十六岁那年,崇祯皇帝选周世显为她的未婚夫,即将成婚时,皇城陷落。她的人生还没开始,就行将落幕。如若没有这场变故,她应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守着俊朗的夫君,生一双儿女,在红墙碧瓦的侯门过完锦绣的一生。
事与愿违,历史这把利刃,不分青红皂白,无情地削去它认为多余的部分,留下它所需要的部分。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同朝代,都会有人站出来争夺。只要有担负天下的能力,有收复河山的气魄,有统领万民的霸气,他就是叱咤风云的王者。大明的天下,就如同日落的太阳,终究抵不过西沉的命运。而生于这个时代的人,注定要为这个没落的王朝付出代价,曾经歌舞升平的皇宫,转身就成了人间炼狱。
当崇祯帝于荒乱中来到寿宁宫,长平公主拉着父皇的衣襟哭泣,崇祯帝悲叹道:“汝何故生我家!”多么沉重的一句话,在危难之时,这句话涵盖了太多的无奈和悲哀。也许是因为长平的眼泪,或许是因为崇祯对她的偏爱,所以崇祯拔剑只断了她的左臂,不忍再睹便仓促离开。而崇祯又去了昭仁殿,杀死了昭仁公主。五日后,长平公主在断臂之痛下,奇迹般地复活了,她的复活,意味着她从此要开始其传奇的人生。
大明王朝早已在流逝的岁月中,寂灭无声,而长平公主的血,泼染在史册上,斑斑印迹,至今未干。世人都很想知道,这位落难的断臂公主,国破家亡后,等待她的又是怎样的命运。是的,长平公主,你究竟去了哪里?关于她的去向,书上记载、戏曲小说,演绎纷繁。有记载她被清顺治帝赐婚周世显,并赐以田地住宅、金银车马,可谓对她赏赐有加。可长平公主终究还是无福消受,第二年就得病死去。更有民间传闻,说长平公主醒后,逃离宫中,从此神秘失踪,皈依佛门,成了一座庵庙里的无名尼姑,永伴青灯。
想来传说更令人心动,一位尊贵的大明公主,成了落魄江湖的青尼,此番戏剧般的转变,像是对人生的嘲讽,对宿命的敬畏。喜欢金庸小说里的长平公主,一是《碧血剑》里的阿九,这位长平公主村姑装扮,气质高贵,行走江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