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凡是经过抗日烽火洗礼的人们,一提起高志航,无不伸出大姆指,称颂这位曾为日本侵略军闻之丧胆的“天神”。每当纪念中国空军战斗历程时,无论大陆,还是海峡彼岸,都要为已经捐躯的民族英雄高志航默哀。他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但他的英名将与世长存。

    高志航是辽宁人,原名高铭久,字子恒,于一九零七年五月十四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其父高景文,字焕章,母李氏,生志航兄弟六人、姐妹两人,铭久为兄长。

    高志航从小在家务农,虽然家境并不贫寒,但周围农民饥寒交迫的处境,使他愤愤不平,其父忠厚,常常拿出一些积蓄扶困救危,给高志航幼小的心灵以很好的教育,他从小就立下了要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抱负。

    高志航九岁入学,学业成绩总在同学之首。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家乡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看到这一切,他愤慨不已,每与同学谈论起来,无不表露要与外寇拼命之决心。

    一九二四年,高志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奉天(沈阳)中法中学。在校期间,他常常在沉思,特别是在沈阳的日军奸淫虏掠,横行霸道,而中国方面却听之任之,整日忙于军阀混战之中,他看到这些,心里悲愤交加,常常掷书于地,高喊:“大丈夫怎能忍受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啊!”以发泄胸中的愤慨。

    好容易熬到中学毕业,他决心不再到大学深造,为了实现他报国的意愿,考人了东北陆军军官学校。从此,高志航开始了军人生涯。

    寻找报国路高志航考入陆军军官学校之后,在炮科学习,当一名炮兵,并不能满足他的报负,张学良组建空军的决定,给他带来了机会。他兴致冲冲地报了名,但军官学校的教育长郭松龄却给他泼了一瓢凉水,因为当飞行员,需赴法国学习,而郭松龄认为他个子太小,当着他的面说:“你不能去给中国人丢脸!”高志航气得满脸通红,好一会才说出话来:“法国人也不都是高个子!”并表决心说:“我学过法文,出国学习航空,是为了杀敌报国,我决不会给中国人丢脸!象现在这样受外国人欺侮,才是丢中国人的脸呢!”郭松龄沉默无语,郭夫人倒替高志航说了话:“你有这样的好学生应该高兴,一定要派他出国深造,说不定将来成为一个英雄呢!”高志航终于被选中了。

    出国前,张学良将军接见了他。他激动地对张将军说:“保卫祖国,空中英雄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并向张将军行了个军礼,坚定他说:“为了实现我的目标,从现在起,我将子恒改为志航,请总司令批准!”张将军高兴地拍了他一下肩膀“好!”并勉励了一番。

    一九二四年八月,高志航到了法国,入莫拉诺高等航空学校学习,后又人伊斯特陆军航空战斗学校学飞行。在此期间,他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训练场上。他不仅掌握了教程中的一般飞行科目,而且还偷偷地从教员的特技表演中苦心琢磨其飞行要领,终于又练就了一身飞行高难动作的本领。

    一九二六年,高志航从法国航校毕业回国,在沈阳继续训练,时被任命为东北航空处少校(陆军衔)驾驶员。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每次演习,都受到奖励。不幸,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因机械发生故障,降落时,他右腿折断,经两次手术,腿比原来短了一分,从此,他右脚穿上厚底鞋,不但没有影响飞行,而且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同行们亲热地称他:“瘸子飞行员”。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高志航正与战友们议论着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讨论着如何保卫祖国领空的时候,日军的机关枪和大炮响了。他跳了起来,高声喊道:“日寇的枪声响了,我们赶快到司令部请示起飞杀敌!”一群势血年轻军人来到东北军司令部,司令部已接到南京政府“不抵抗”的命令,高志航等人得到的也只能是“不准抵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