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本(1901.10-1944.9.7),字立基,云南省富源县中安镇人,生于一九零一年,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头脑冷静,在军事方面颇有才华,北伐时期,他随范石生将军参加革命,任第五十八师团长。
他作战勇敢,善于治军,颇得部下的爱戴,以后又被上级送到军校将官班和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深造,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一九三七年八月,淞沪抗日战争爆发,王甲本当时任第七十九军第九十八师副师长,率部从武汉奔赴战场,他亲临前线,用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全体官兵,鼓励士兵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由于他治军有方,英勇善战,部队完成了预定的战斗任务,以后他因战功递次晋升为第九十八师师长,第七十九军副军长,率领将士转战大江南北,身经大小二十余战,屡挫敌锋,战绩辉煌,一九四一年,王甲本以卓著战功被晋升为陆军第七十九军军长。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主力一部企图在长沙附近磨盘州偷偷渡河撤退,被我军发觉,王甲本将军亲率其属下第二九四团全体官兵迅速奔袭,在磨盘山北岸建立起防御工事,阻击日军,敌人向我方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王甲本身先士卒,率官兵与日军浴血奋战,激战三十余小时,敌我双方短兵相接,不时发生肉搏战,王将军指挥若定,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共同杀敌,这一仗共毙伤敌千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王甲地右侧掩护任务,主力迅速返回捞刀河指挥所一线,作增援战斗准备。日军主力数万之众,向我捞刀河主阵地数次猛攻,王部兵力处于劣势,但在王将军的适时调动厂,凭着坚固的网形据战式的阵地以及岳麓山炮火的支持和全体官兵的杀敌斗志,激战了两天三夜,我主阵地巍然不动,日军遗尸遍野,伤亡甚众,已成强弩之未,只得狼狈撤退。在战区长官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军展开追击,王甲本将军又率第二九四团奋勇出击,猛追败退的日军直至汨罗江北岸,杀敌无数,缴获甚多。
后在战区作战总结会上,王甲本军长因杀敌报国而立功受奖,并得到“硬仗将军王甲本”的光荣称号,受到全军的普遍赞扬。
一九四四年五月,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一举打通粤汉、湘桂两铁路线,逼迫中国政府投降,并使其在中国大陆占领区连成一片,与南洋各日军据点连成一片,抵抗盟国军队的进攻。
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中国抗日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九日,中南重镇长沙城失守,第七十九军在王甲本将军率领下奉命经湘乡、谷水、娄底赶赴邵阳、廉桥一带,受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将军节制,控制衡(阳)宝(庆)(即邵阳)公路,策应衡阳前线对敌作战。
七月中旬,日军攻至衡阳,第十军陷于重围,全军将士重创日军,但因弹药、给养无法补充,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向重庆连电告急,蒋介石电令王甲本第七十九军直接归大本营指挥,担任解衡阳之围的重要任务。王甲本将军亲率第七十九军驰援衡阳,向西北挺进,攻击日军围城部队侧背,想一举打开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援救友军。在王将军的周密部署下,第七十九军突击部队数次猛攻衡阳外围日军。经过激烈战斗,突破日军重围。该军曾一度攻到衡阳西北城区附近。王甲本在城西北鸡窝山彻夜观察敌情,研究解围办法,调整作战部署,但因日军兵力强大,无法扩展战果。衡阳守军激战数十昼夜后,伤亡很大,弹药奇缺,无力配合解围部队发动攻势。
一九四四年八月八日,衡阳城经过四十余天激战终于沦于敌手,王甲本将军奉令率第七十九军从衡阳外围西渡地区迅速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