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壮观的。每一片旗上都印有经咒及图案,随风飘扬。据说上面寄托着藏族人民的心愿,经幡的每一次飘动,都表示向主宰天地的神诵念一遍经文,寄去一番心愿。

    汽车再次出发,开始了一路下坡行驶,中午低达老定日县城协格尔。在这里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我们每人缴纳了65元进山费后,就匆匆上路了。接着又是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长时间的艰难行驶,下午时分,我们抵到达遮古拉山口,据说这里是可以同时看到四座著名山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的最佳位置。尽管天气晴朗,我们在此张望了好久,只是隐约感到在层层云雾后面有雪峰,向导格桑告诉我们,目前西藏正值雨季,云雾较多,很难看到珠峰,一席话使我们个个忧心如焚。一路下坡的急驶,汽车到达了离珠峰最近的扎西曲宗乡,匆匆将一堆早已经准备好的铅笔和糖块抛给路边的藏族儿童。为了在天黑前赶到绒布寺,根本不敢多停留。接下来的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多难走,那简直是一种被人用轿子在陡峭的山路上抬了几个小时的感觉。多日来艰辛跋涉,人们已经对危险的境地变得麻木不仁了。此时,我们的藏族司机才是我们生命正直的主宰者,正是依靠他们多年在青藏高原那苍茫大地上行驶的经验,使我们这辆如汹涌波涛中一叶小舟的吉普车,能够躲避无数次险境,最后抵达胜利的彼岸。

    下午五点左右,终于抵达海拔5300米的世界上最高寺院——绒布寺。顾不得旅途的疲劳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我们首先去探访了绒布寺。眼前所见的绒布寺其实很小,只有一个大殿,殿中所供奉的是莲花生大师的塑像。向导格桑介绍,公元八世纪时,著名的佛教大师莲花生从印度历经艰辛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就是从绒布寺所在地进入西藏的。这座寺庙的也正是为纪念莲花生大师首次入藏传经而创建,属宁玛派寺庙。绒布寺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后来在文革中被毁,如今的规模要小得多。但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这里仍有数十户宁玛派信徒居住并从事宗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绒布寺前有一座高大的白塔,塔的底层有一座巨大的转经筒,据说这个转经筒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由信徒不停地转动,几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当晚我们住在绒布寺内的客房中,说是客房,其实只是一个木板钉的盒子,一张通铺,没有被褥,从天花板上的裂缝中能够看到天上的星星。简直无法形容那一夜是怎样过的,在如此高海拔地区过夜,寒冷加上胸闷、气喘、腹痛、呕吐等等所有高原反应一拥而上,将我折磨得痛苦不堪。有几次在似梦似醒之时,我甚至看到了死神狰狞的面目。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绒布寺

    清晨,眺望珠峰方向,看到的是更加浓密的云雾,也许是命中注定无法看到这位“第三女神”。大家此时变得格外平静,经过了在西藏的旅行。我们都懂得,以人类的渺小,如何能与博大的大自然抗争呢?!我们一行继续向珠峰深处进发,不一会就到达了珠峰北登山大本营,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象到了月球。天是灰的,大地和山峦也是灰的,山峰叠障,千沟万壑,无法察觉到一丝生命的迹象。只有一排水泥砖房和一块纪念碑表明这里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高起点。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就是从此处出发,实现了人类历史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一海拔8848米的世界第一高峰。虽然无法看到珠峰,但在如此贴近它的地方,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珠峰的超凡脱俗和雄壮肃穆。在登山起点处的一块空地前,我们默默向埋葬在此的一百多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登山勇士致敬,然后踏上了归程。

    有人说过,在青藏高原上,人都会自觉渺小;站在珠峰脚下,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是我认为,在波澜壮阔、群峰攒动的雪域高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和恶劣自然环境而顽强生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