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夏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奥运会带来的震撼。什么时候,我才能从国内脱颖而出,成为像孙淑伟那样的冠军,接受观众热情的欢呼?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一样,用右手兴奋地挥动拳头,向世人证明自己?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
在学会了407、207等高难度动作之后,我的自信心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我开始寻找机会,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像众多刻苦练就武功秘籍的新人一样,寻找与高手对决的华山论剑场所。
在内心层次上,我希望能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举成名。1992年7月,全国跳水锦标赛在辽宁辽阳举行,我的机会来了。
如果说以前我参加全国比赛,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和自信心的话,那么这次,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我已经拥有顶尖高手的难度动作。除了407和207这两个难度动作,我还攻克自己以前最棘手的倒立动作634。在当时,634可以说是倒立动作中的极限,孙淑伟、熊倪他们参加奥运会,用的都是这个动作。
可以说,除了将要学的307,在难度上,我和这些奥运名将平起平坐的了。
这次全国锦标赛,由于伏明霞、孙淑伟、熊倪等名将全力备战奥运会,而变得乏人问津。不过,它的含金量丝毫没有受到减损。中国跳水能够在世界体坛长生不衰,靠的是无以伦比的集团优势,在当时,肖海亮、徐浩这些选手,都国内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在国际上,也有冲金摘银的实力。
这是我第一次与76、77、78年这个年龄段的高手进行比赛,我对这场比赛看得很重。
预赛,我的各项动作都发挥稳定,拿手的套路基本上没有出现失误,以第六名的身份进入决赛。张练也非常激动,他推了我一把:“看不出,你小子还行啊。好好地把你学到的动作发挥出来,我们就有希望,稳定在国内一流选手这个层次。”
但张练和我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比赛经验。那时候,自己虽然有了去年全国锦标赛的经历,但在如何把握比赛节奏及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还是一个新手。张练兴奋的话音还在耳旁回荡,我就在决赛劈里啪啦地乱砸一通,有几个动作,干脆是横着入水。
最后,我获得了第12名(决赛资格就只有12个人)。那次失利,让我彻底认清楚了自己的斤两与不足。要成为高手,还需要磨练。
巧合的是,肖海亮因为赛前突然发高烧,发挥失常,预赛仅名列第13位,连决赛都没进。不过,四年之后的1996年奥运会,我和肖海亮成了参赛队员。我俩经常自嘲:“92年全国比赛的第12名和第13名成了奥运选手,命运真是神奇。”
但那一年的夏天,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了奥运会给我带来的震撼。
1992年8月,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在以前自己的懵懂记忆里,奥运会并没有占有多大的意义。虽然自己从事的是竞技体育运动,但由于收看条件以及认知程度所限,我竟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奥运会这样的比赛。
这一年,在教练房间里守着那台半新不旧的16英寸彩色电视机,我见识了这个新奇的世界,并开始了与奥运会的缘分。可以说,我的辉煌与失败,荣辱和悲欢,都与奥运会有关。
8月4日,我和伙伴们早早来到张练房间,一字排开,坐在地上,准备观看奥运会10米台决赛。
光是对比赛场地的镜头,就让我们唏嘘不已:巴塞罗那是一座多么漂亮的城市啊。奥运会跳水比赛竟然被安排在室外进行,宽敞而漂亮的看台,远处的教堂塔尖清晰可见。这个地方太美妙,太干净了。要是自己有幸置身其中,就算是作为一名匆匆游客,也不枉此生。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