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卞金利一个转机,卞金利接手了包工队。卞金利劲头十足,他要好好地大干一场。卞金利在跟着队长干时,就留心学习,对管理包工队里的套路早就一清二楚,对关系到他们包工队生存的挣钱套路更是了如指掌。他爱动脑筋,做事大气、灵活,想得开,看得远,善于寻找机会,和人交往很受待见,和开发商接触一次,就会赢得开发商对他的好感。他不像原来的队长,贪心过大,投标时总是高报造价,结果一些本来该拿下的工程,就被别人抢了去。他的原则是,只要是他们看中的工程,一定要赢得投标。赢得投标的策略就是要在投标资金上和完成工程时间上绝对压倒其他投标者。他要么把投标资金一降再降,直到没有了对手;要么以比其他投标者工期短为优势而胜利。看似他是以“让”取胜,其实之前各种情况都是点点滴滴算计、设计过的,只不过到头,他们是搬出了自己的最底线。一般工程队是不愿以最底线拿到工程的,怕是天有不测,将来超过了底线,不仅挣不到钱,还会赔钱。卞金利不怕,他想事在人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奔的是挣钱,脑子用劲地使在那上面,怎么也不会失利的。

    卞金利在节约成本上虽然和其他施工方没有什么区别,但他在每一项上的成本,也是尽量控制到最底线。在节约的成本中,建筑材料的成本是最大的一块,这全靠采购员的本领了。为此,卞金利换了原来的采购员,他招来的采购员,不仅能说会道,更会与人打交道,办事处事能力强而灵活,社交上很会花钱,钱都能使在刀刃上,别的施工方拿不下的材料价格,那采购员想方设法也要拿下,他所购得的建筑材料,价格大多数都是厂家的最底线了。一个工程,所需的材料是大批量的,一点一滴的看着不多,汇集到一起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就能节约出了多少的成本哪。另外的一小块是在用工上的成本节约。这方面,卞金利给小工、大工的日工钱与其他施工单位相差无几,只是,卞金利出台了一项奖惩政策,每个工人每天都有定额,完成定额的奖励,没有完成定额的罚款,奖多少,罚多少,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决定的,比例是以日定额量的百分比划分为五段,一段就为20%。奖罚数额一样,跟着百分比走;每一段是一块钱。有了奖罚政策,没有人敢偷懒,谁也不愿受罚,都是争先恐后地干想多拿奖金的。这样,他们就能提前完成工程。提前完成工程,开发商会给予施工方一定的奖励,这是写进合同中的。开发商奖励给包工队的,远远大于卞金利给工人的奖金,那些富余的钱就是包工队的净赚。这两大方面的成本节约成功了,钱一定就是能赚上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卞金利包工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能力是越来越强了,钱就越赚越多了。钱多了,他就将包工队向更大扩展,包工队大了,接受的工程也是越来越大。这样层层增进,环环提升的,他的包工队逐渐有了名。实力有了,卞金利就将包工队改换了门面,成立了“金利建筑工程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兰州,这是少有的私人建筑公司。公司像沿海发达城市的公司一样,在宾馆租了几间客房作为公司的日常办公室,体面到家的。他的公司购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是他卞金利总经理的专车;有钱了,他身上的穿戴也逐步地改头换面了,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他都是穿了名牌:像金利来、鳄鱼牌子的。他更喜欢金利来牌子的,因为“金利”是他的名字,听着近亲合意的。有派头了,他人看着仿佛是比从前年轻精神了,五十多岁的人,看着像四十多岁。

    他春风得意,家里也是一切顺利,大儿子卞烺1986年毕业分配到了银行,是好单位不说,他聪明会来事的,五年的工夫,他就升到副处级了,另外,他还娶了个漂亮的媳妇,真是连连得福啊。女儿卞玥两年前毕业,分进了博物馆,也是份好工作了。虽然老三卞谞没什么出息,在工厂做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