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说近日来,金山顶上金山道观,求道寻仙、敬香朝寺者终日络绎不绝。

    自从紫烟道长领着森孩儿去大理寻访冷四方、李自在和春娇以后,道观的一切繁琐道务即由紫烟道长的师弟红云道人代为处理。

    这一日,风和日丽,晴空无云。红云道人在金山道观前,为前来求道者讲述八仙的由来。

    红云道人朗声言道:

    “大约在魏晋时期,有书名曰《神仙传》,其中所录八仙,乃为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八位门客。至五代,西蜀道士张素卿又画《八仙图》。这些八仙均因带有凡人的俗气而未被世人铭记。成吉思汗一统天下以后,又有八位仙人聚在一起,他们乃汉钟离、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是也。其中以汉代异人汉钟离最为资深,他有正阳真人的美称。据说,汉钟离是从道教老祖老子的徒弟东华少阳君那里得到的真传。道家自开教以来,异人倍出,其中人们经常有口皆碑者,正是此八仙者。然而我辈道行浅薄,而八仙又常驻天地之间,故而我辈肉眼凡胎,见不到他们。听贫道师兄灵智子讲,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曾屈驾来过金山,与灵智子道长品茗论道,悠然自得,不亦乐乎。故而我辈当努力学道,弘扬道学。”

    红云道人轻咳一声,继而说道:

    “人们喜爱八仙,不仅是因为仙人们脱俗逍遥、与世无争,还因为人们喜欢这个似乎是凑起来的‘八’字。古代的乐舞讲究八佾,宴席之上要有八珍,奏乐要有八音,地方名胜要有八景,道、佛、儒诸家高人与一般俗界名流也都求有八公、八俊、八龙、八儒、八厨之说。这并非偶然成八,实在是天机不可泄也。”

    红云道人又说道:

    “我道家仙术与佛家经文中,也有许多八字语。如八门,又称八天;还有八解脱、八石、八候、八段锦、八触、八漏、八归六居、八字妙门、八祖金丹心法……等等。而对于方术医门,八字更是数不胜数,什么八二月、八风、八方、八卦、八珍散、八宝丹、八味丸、八会穴、八纲、八法、八廓、八仙长寿丸、八味逍遥散、八脉交会穴等等,其妙无穷,令我辈即使毕生心悟、修行而不及终矣!”

    有俗家求道者高声问道:

    “道爷能否讲讲全真道与南宗道教究竟有何不同?”

    红云道人微微一笑,显然,他觉得此问题提的好。

    红云道人言道:

    “北宋之全真教,道史并非古久,乃从长春子丘处机真人开始。全真教属于苦道,《遗山文集》离峰子墓铭载:‘全真道有取于老佛家之间,故其寒饿憔悴痛自黔劓,若枯寂头陀然。及有得也,树林水鸟竹木瓦石之所感触,则能颖脱缚律自解,心光陀然普照六合,亦与头陀得道者无疑。’全真教本不言炼丹服食,自元人陈道虚始,通南宗为一,并兼炼丹养身之术,而服食则未有所闻。这就是全真道与南宗道教的不同之处。”

    就在红云道人的话音刚落,天空突然响起几声惊雷,继而下起小雨。这时,又听人群中有人呼叫起来。

    循声望时,红云道人看见从西边天空滚滚的云际间,凌空踏雨飞来一人。此人身披一件金色长袍,手拿一根蛇形金棒,瞪大两眼,转瞬之间即落足于金山道观的观堂门前。更为奇怪的是,此人另一只手上还托着一个黄眼老者。

    小雨突然止住,仿佛受到人为的控制。

    拿蛇棒之人满脸横肉,面容发亮,神情中还流露着一种骄横和肆意。他在观堂门前刚一站稳,那位被托于手中的黄眼老者就跳到地上。

    众俗家求道者见从天上来了两个会妖术之人,忽拉一下,如惊弓之鸟,四散而去。

    红云道人暗道:此二人善者不来、来者不善,须格外小心才是。但面容上,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