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个人,感到这里面有种种疑团,不得而知。
的确如此。一人设局,许多人费尽心力,往往也很难破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在这江南城镇中的任何一处的湖光山色,都会成为北方人的梦想之地。
词家陆墟翁有《江南好》一词赞曰:
江南好,最爱古梁溪。绿水迢迢山隐隐,民风穆穆物萎萎。气节笑天低。
这一日,冷四方、李自在和春娇三人轻装来到梁溪少锡城鸿山脚下。但见:
鸿山的南麓有一古刹,名叫铁山寺,寺内住持乃江南武林绝顶高手木空大师。
唐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铁山寺有了木空大师,便一下子惹来天下各路武林高手的关注。
木空大师自幼皈依佛门,近百年一直潜心修行。他读经广泛,不论是“经”,还是“律”,或是“论”(经、律、论合称三藏),他都颇有深究。
天长日久,木空大师在佛经中悟出一套吐火玄功。
此玄功乃气经八脉、意理三关、调停心魄、松静自然而得。木空大师禅坐之时,便进入了“佛无大小”的境界。
《百喻经》有偈言云:“如何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嬉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嬉笑便应弃。”
吐火玄功在木空大师看来,正像这偈言所说,只不过是该弃的树叶。因此,木空大师才能得以佛法通天,佛眼通融。
此刻,冷四方三人正是来谒见木空大师。
不一会儿,小沙弥出来静心说道:
“住持师父有请三位施主。”
冷四方三人上到半山,路径全无,只见一红果停于山顶。
冷四方对着红果一揖,说道:
“多蒙法师提醒。”
她转身对李自在和春娇言道:
“此来佛门,须静心无妄,莫沉于无常与因缘,但又要时时想之。这枚红果空悬于此,不知经年,但它既不落,更不枯,它乃告诫来者,无妄而得,妄之而失。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即使是路途也是命中注定。”
原来,冷四方的师父灵智子曾多次给她讲授道佛之理,故此而知之。
就在三人循路上山之际,山上传来木空大师的朗朗笑声。笑声刚落,木空大师便已站到三人面前。
三人抬眼望去,只见:
木空大师双手合十,宏声言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三位凡尘之人悟得佛门十方之理,真乃仙人再造!”
三人慌忙拱手问安。冷四方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言道:
“大师坐禅安好?我道师灵智子真人仙在之时,多次提到大师的名字,常恨毕生无缘相见。”
木空大师哈哈一笑,慢然宏声言道:
“久仰灵智子道长德高望重,只是他深居北方,而老衲我深居南方,彼此终于无缘相见,也是遗憾得很。摩头迦的果实固然好吃,可是却不能妄想,这正如老衲与灵智子道长南北不逢一样,此乃佛道之力所不及啊!”
木空大师接着说道:
“我佛有《佛本行集经》,多为情语也。一日众弟子相聚而言,两者相分与相随,哪一个更好。这话让佛听到了,佛便对信徒优陀夷说:‘我念往昔,过久远时,有一闲静阿兰若处。其处山林溪壑之内,有一鹿王,领诸群鹿,食草而活,次第游行。于彼之时,有一猎师。张设木索,套彼鹿王。尔时群鹿,各个走散。当于尔时,有一牝鹿,见彼鹿王为索所套,即往不走。尔时诸鹿,多解人语。而彼牝鹿,即便说偈,告鹿王言:鹿王当努力,奋迅足与头,张设索套者,今犹未来此。尔时鹿王,遥见猎师,即便以偈,告牝鹿言: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