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国斯拉夫移民工人的状况:斯拉夫人参加工会并为更高的工资与更好的工作条件而战斗……他们会以宗教般的献身精神追随一个劳工领袖,他们在战斗中有耐力,能吃苦。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经济动机而做的。斯拉夫人爱美元,并在冲突结束时要保有它,你要试图号召他推翻市场经济秩序吗?他是决不会干的。
美国移民劳工第二代比父辈更“保守”,而南非移民劳工第二代则比父辈更“激进”,这可不可以用所谓“文化”来解释?即便可以,也没啥说服力,因为如上所述,北美移民二代的“保守”化发生在德裔、斯拉夫裔、犹太裔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族群中,可见它与特定的“文化”并无关系。其实合理的解释很简单: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基本人权保障遏制了“本地人”的排外倾向,尤其是劳务市场的开放和劳工个人公民权利、就业自由的获得使北美移民二代得到了更多的平等机会,填平了他们与“本地人”之间的鸿沟。而这个鸿沟对他们的父辈是有影响的。这样他们怎能不“保守”呢?相反地,南非移民劳工在种族隔离制度下难以改变“身份”的不平等,而他们的第二代却有比父辈更强烈的平等要求,这种要求与现实的冲突自然会使他们变得比父辈更“激进”。
同时以上的分析还提示我们:对于那些受到身份性歧视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的平等要求首先是以自由(劳务市场的自由准入)为前提的。可以设想,本土工人工会的行会排外倾向对会员本身而言也是以“平等”、以抵抗“市场的压迫”、以反抗“全球化”或“现代性”为理由,但对于移民而言它的不公平有甚于“一视同仁的剥削”。在这里,自由与平等难道不是统一的吗?谁能说这种自由只是“抽象权利”、对于弱势群体毫无用处?当然,市场准入实现后,移民工人也需要工会,一如上文所说的斯拉夫人。这时工会的意义我们以后还会讨论。
中国既不是美国也不是南非,但上面说的道理是一样的。如今“城里人”对“外来工”或“进城农民”有顾虑,但作为共和国公民他们双方权利的平等是大势所趋。也许,“边缘人第二代”的问题本身就不该存在:如今是公民的时代不是种姓的时代,“边缘人”现象不应当延续到“第二代”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