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处在这样一个你争我夺的社会里,老子主张事事退让,不与人争。

    老子看到,一切事物在弱小时,生机勃勃,一旦发展壮大,就离死不远了:“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坚硬枯槁。所以他认为,柔弱,是生的一类;坚强,是死的一类。人们说,强暴的人不得好死。老子说,我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并且用它来教人。

    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能在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向坚强的东西攻击,没有什么力量能胜过水的。所以,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水那样的品质,最接近于得道。

    老子反反复复、从各个方面说明这个道理。老子说,水往低处流。下流、低洼的地方,是人们讨厌的地方,但也是万物归附的地方。到了下流和洼地,物就安静下来。所以安静是万物的归宿,是万物最适宜的状态。天下的事物,变化纷纭,到头来都要归回它们的出发点;归到出发点,就安静下来。所以安静最好,它是动的主宰。人们应切实坚守着安静,不可轻举妄动。这叫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说,你没见那些雌性的动物吗,它们总是用自己的安静战胜了雄性动物,使雄性动物俯首帖耳。所以,老子主张,人们处世,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要安于柔雌的地位,甘作天下的沟溪;虽深知什么是光彩和荣耀,却安于暗昧的地位,不求人知;虽深知什么是出人头地,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天下的川谷。这叫作“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说,事情的结局,往往和人们的愿望相反。卑下反而能够盈满;委曲反而能够保全;置身于众人之后,结果却往往在众人之先:“洼则盈”,“曲则全”(《老子》第二十二章),“后其身而身先”(《老子》第七章)。

    老子这套做人的道理,是说给统治者听的。老子说,你积累的财富越多,损失也就越大;你越是拚命保养,迫切要求活得长久,越是达不到目的。其原因就在于追求虚荣,反而成了累赘和祸害。假使他不是这样地爱惜自己而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得到保全。这才是真正爱惜自己。只有真正爱惜自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样的人,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分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他知足,所以总是满足;满足就不和人争。正因为他和谁都不争,所以谁也无法和他争,这样他就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老子告诫人们,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不知足就要和人争,争就要运用智慧,国君们千方百计网罗贤能,制造了各种各样奇巧的武器和工具,以求在争夺中获胜。于是到处燃起了战火,天下一刻也得不到安宁。所以,用智慧来治国,是国家的祸害:“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老子》第六十五章)

    老子反对崇尚贤能。因为国君喜欢难得的珍宝,就有人去偷和抢;国君们崇尚贤能,老百姓就会磨炼自己的智慧,造出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武器和工具,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人民所以难统治,就是由于人们智慧太多。

    老子主张,君主应该没有欲望,百姓应该没有知识。做国君的没有欲望,人民就自然淳朴;做国君的喜爱安静,不生事扰民,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不崇尚贤能,人民自然就不争。老子说,从古以来,那些治国有方的圣人们,都不是要人民明白,而是要人民糊涂。要使人民头脑简单,没有志气;但要让他们吃饱肚子,筋骨强壮。这样,人民没有知识,也就没有欲望,因而也不会闹事。假如有谁敢妄有主张,领头闹事,我就把他们抓来杀掉,看谁还敢捣乱:“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