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京官们的生活也不是毫无希望。清代政治体制中为京官特别是翰林们提供了一个摆脱贫困的管道是“得差”,即被派到外地办理公务。在出差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大量的“灰色收入”,发一笔小小的横财。这是京官生涯的最重要财政补给站。

    翰林们最容易得到的差使是乡试主考。乡试主考官通常由朝廷派出。国家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所以对主考官待遇颇厚。担任主考,可以先从户部领取部分路费。

    正如同混乱的薪酬制一样,差旅费也是一笔糊涂账。所谓预支,事后所余并不需缴还。而考官出行,例由沿途驿站付给夫马,不必自己出银,故此一项,可以省出一笔银子。

    乡试结束时,地方官场要送给主考官员“辛苦费”。这笔钱多由一省的督抚或学政来转交,往往高达数千两。这笔收入,会使一个穷困的翰林一夜“暴富”。此外还有中举者的贽敬等收入。

    所以曾国藩在日记家信中多次提到希望得一次差。道光二十二年年底他说:

    我在京该账尚不过四百金,然苟不得差,则日见日紧矣。

    道光二十三年,朝廷举行了一次“考差”,选派去各省主持乡试的官员。身为翰林院侍讲的曾国藩对这次考试期望极大,为了准备这次考差,他甚至预先服起了补药:

    男因身子不甚壮健,恐今年得差劳苦,故现服补药,预为调养,已作丸药两单。考差尚无信,大约在五月初旬。

    也许是曾国藩的虔诚感动了上天,他鸿运当头,从大批京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四川乡试正考官的派遣。此时正是他经济极度紧张的时候,真是久旱逢甘雨。

    曾国藩当然大喜过望。得信之后,曾国藩立刻忙了起来。首先给家人朋友写信汇报此喜信,然后兴兴头头借轿子、雇轿夫、领银子、借银子、买衣服、做衣服、到兵部领勘合、交割手中杂事……

    七月初九,曾国藩出京西行,一路心情愉快之至,吟诗作赋不绝。这一天的日记写道:卯初(早上七点)起行,雨后朝旭,清气可飧。西山在望,万尖如笋……未初过白河沟,慨然思明成祖与李景隆之战,得句云:“长兴老将废不用,赵括小儿轻用兵。”

    作为一省的正考官,这次任务所获收入曾国藩记有账目。现存账目部分内容如下:

    入银数:

    四川省城

    公项二千四百两。

    制台百两。(宝)

    藩台百两。(潘)

    道台吴(珩)百两。

    道台张百两。

    领盘费四百两。

    内帘十二人共五百一十三两。

    首县轿银四十两。

    魏祝亭五十两。

    张赞周二十两。

    刘遐亮百两。

    将军五十两。

    周荔农五十两。

    贺美恒四十两。

    黄宝斋四十两。

    贽敬共五百两。

    李石梧五十两。

    陶莲生三十两。

    傅秋坪十六两。

    方仲鸿二十两。

    崇荷卿十二两。

    姜海珊二十两。

    ……

    共计四千七百五十一两。这仅仅是四川一地所收,西安、保定等地也不可能一无所获。加上节省的途费,曾国藩此行收入当在六千两左右。

    除了银子,还有实物。曾国藩账中下一部分内容就是“入财料数”:

    宝中堂江绸袍褂料两套,朱红川绸、川绸料四匹,隆昌夏布料四卷,湖绉四匹。

    袁小城滇缎袍料二件,隆昌夏布八匹。

    潘木君嘉定绸二匹,巴缎袍褂二付,川绸二匹,被面二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