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西煤老板总是和财富联系在一起,总是和“傻大黑粗”联系在一起,总是和“土老帽”联在一起,这是人们对山西煤老板的印象。

    在我们历时一年,针对“山西煤老板形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是一些对这个群体“评价率”最高的“关键词”:贪得无厌、自私自利、唯财是命、恃富欺贫、冷漠无情、没文化、土老帽、善钻营、会投机、没涵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部分山西煤老板几乎都不承认自己是“山西煤老板”,或者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是“山西煤老板”。

    在回答“如何看待社会对你们的评价”时,有30%的煤老板认为“不全面”,有60%的煤老板认为这是社会对山西煤老板“有偏见”,有10%的煤老板的态度是“破罐子破摔——无所谓”。

    这就是说,煤老板群体总体上对外界评论是持反感态度的,从以上调查看,100%的煤老板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持“冷色”态度。

    在回答“煤老板这个称呼对你们的事业有什么影响”问题时,有40%的煤老板认为有“负面作用”,60%的煤老板认为“不影响”。

    在回答“假如有来生,你们还当煤老板吗”这个问题时,有40%的煤老板表示“不想再当”,有40%的煤老板表示“看情况”,只有20%的煤老板表示自己“还想当”。

    看来,“煤老板”头上这顶“皇冠”,并不是人人向往的“九五之尊”。因为从以上调查来看,有80%的人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不肯定”回答。

    在回答“你认为社会对煤老板负面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时,有30%的煤老板认为是“贪婪”,有30%的煤老板认为是“矿难”,有40%的煤老板认为是“没公益心”。

    我们知道,“贪婪”、“矿难”和“没公益心”这些都是当前在社会大众广为诟病的负面“关键词”,从他们的“回答中心主题”看,这一群体似乎还有某种“自知之明”。

    在回答“你认为当煤老板幸福吗?”这个问题时,有40%的煤老板认为是“幸福”,有50%的煤老板认为是“不幸福”,有10%的煤老板拒绝回答。

    应该说,这些拒绝回答的煤老板说的是大实话,殊不知,人人都说皇帝好当,但在万人之上的感觉难免会有“孤家寡人”的无言痛苦。君不见,自古以来,“富人短寿”现象一直延续至今,有钱人的紧张、焦虑、困惑、苦楚的心情谁能理解?

    在回答“你认为社会对煤老板负面印象根源是仇富吗?”这个问题时,有40%的煤老板认为是“酸葡萄心理”,有4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这是煤老板恃富欺世惹人怨恨造成的”,有20%的煤老板认为“自己挣钱自己消费,理所当然。”

    作为山西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山西煤老板的市场经营思维和水平不容否认。换而言之,作为一名商人,他们是合格的,因为他们的经商智慧也是经过市场洗礼而“百炼成钢”的。

    这说明,一方面,他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拥有过人的商业智慧,但另一方面,他们却有一直不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煤老板们因“怕名声不好”而一直不敢承当“煤老板”这一名号,也许能说明什么。

    在生活中,他们的言行招来社会各界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而在创业路上付出的艰辛和苦衷却在世人几乎“一面倒”的声讨中全部“归零”,更谈不上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尊重。

    在媒体面前,山西煤老板身上有着永远有挖不完的“新闻点”,从这个角度讲,“山西煤老板形象”的“树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媒体来“完成”的,在这方面,媒体可谓是“功不可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