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口子”是当地人对无证无照的私人煤矿的称呼,“黑口子”是外地人甚至是媒体对证照不齐的私人煤矿的别称。

    有人曾经把“黑整”、“黑干”、“黑挖”、“黑钱”这些“关键词”总结成了“煤老板”发迹的“四大黑招”。这种“招招不离‘黑’”的说法一方面印证着行业本身的颜色特征和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一方面也把在财富面前的人性弱点显露得尖刻无比。

    田家湾二坑原是一家合法煤矿,在煤矿整顿中,由于通风系统等条件不合格,没有通过验收,被列为关闭煤矿。这期间,前承包人李福来心乱如麻。这位被当地人尊为“李千万”的煤老板,这几天一直为自己的“财路”被切断而懊丧不已。

    2003年12月,该煤矿关闭后,一条狡猾的妙计,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他知道,煤老板要发财,首先得正常生产,而要正常生产的前提是必须有“挡风的”或再大一点的“墙”来保护自己。

    但这一切对他来讲,又面临极大的风险:一方面,这些“挡风的”和“墙”,究竟能不能“揽下他这个‘活’”,也就是在当前的大时事、大环境下,能否保证自己的财路畅通?

    另一方面,那些巧舌如簧的“对缝的”在拿到他付出的巨额“黑钱”后能否帮你找到管用的“挡风的”和“墙”。依他的经验来判断,这帮人会不会把煤老板给的钱和那些“挡风的”七三开,甚至“独吞”?人心叵测啊。

    其实,他心里明白,这年头,高高在上的“阎王爷爷”好伺候,但下面具体管事的“小鬼”才真正难缠。他明白,此时此刻,与其“病急乱投医”式地去找“墙”,还不如花点心思结交一些行事方便的“小鬼”,兴许还管用,而这一招,经事实证明,也是最管用、最有效的方法。但如何才能找到这些“小鬼”呢?

    你政府不是不让我私自开矿吗?我就专门狂挖滥采,让你们这些管事的“小鬼”上门来找我,我再用“苦肉计”和巨额贿款与你“结交”。

    于是,他心生一计——“专干亏心事,就等你‘小鬼’深更半夜来敲我的门!”

    随后,他开始利用原来的井筒等设施,在原来的地方非法采煤。

    2004年3月,他的煤矿再次被国土部门查处。在被没收了生产设备后,还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劳动检查”和“保证书”:保证在3天之内遣散民工,并撤走所有煤矿施工设备。

    然而两个月后,他却再次打开井筒进行生产。之后,国土资源部门对该处实施了第二次炸毁。到当年4月,他在晚上非法生产过程中,被公安部门当场查获施工用炸药47公斤、雷管200多枚等物品,因此被刑事拘留。身困公堂的李宝来这时急忙赶快拿出自己屡试不爽的“独门绝招”——送钱!

    这一招果然灵,付出30万“罚款”后,他得以“保释”回家。

    田家湾二坑在面临一次次被关停命运后,“李老板”和“执法队长”成了“熟人”,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他和“执法队长”打过几次麻将,总计“输”了100万。

    此后,二人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其实,这时的李福来心里已有了盘算。

    原来,在他所采掘的煤层上,还有另一家实力大于他的煤矿,为了抢夺煤炭资源,整垮对手,他使出了江湖黑道上惯用的黑招——借刀杀人。

    不久,对方因“检查”不合格,“暂停施工”。

    有了“保护伞”的“撑荫遮凉”,李福来更加肆无忌惮。

    这不,当地的一些基层煤炭行业的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黑口子”和煤老板恶行的恐惧和担忧。

    “我们不敢查。”一位乡干部很无奈地说。

    这位乡干部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