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红白喜事要风光摆谱,就是要“动人”,除了亲戚朋友外,再告知乡里坊间,请大家都来,村里街坊来人“吃席”时,自然要掏喜礼钱,据当地“行情”,现在的标准是30~50,姑姑舅舅等同代至亲出的钱更多。
如果不“动人”,就意味着这一家只在至亲至戚的挚友圈子内“小打小闹”,也就是小范围搞个仪式,这样一来,收的“喜礼”也不多。
还记得是在二十几年前,也就是三柱子小时侯,当时农村村民很穷,有时连送“喜礼”的钱都掏不出,有的只好送粮食来抵“喜礼”。三柱子爹自己就曾在邻居喜事上给人家喜事上送过六斤玉米。
如今仔细算起来,自从刘家老二娶亲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刘老头印象中在人家喜丧事上送的“喜丧礼”也算不少。
这回在老三的喜事上也该“收一收”了,他想。
喜日定在下月初六,三柱子给伙伴们透露了一个秘密:不是自己着急办喜事,而是他老娘辛苦两年喂的那头猪太肥了,不杀实在不行了。
到了三柱子成亲这天,为了图个热闹,在他家房顶上安装了两个高音喇叭,播放的内容除了流行歌曲就是晋南地区流行的蒲剧。
听了三柱子的故事,几位参加婚礼的初中同学兼伴郎私下议论,说晚上闹洞房一定要把爱财如命的新娘戏弄一番,给三柱子出口恶气,否则那大把彩礼就是肉包子打狗,更可气的是他爹还给人家倒贴了一头毛驴,晚上至少要捞回那头驴钱!
当地农村的闹洞房风俗一直以野蛮著称,常有洞房之夜新娘被戏弄得大哭大闹,羞愤交加的娘家和夫家人为此打起架来。
男方伙伴们商议,为了治治女方要钱的礼数和“道道”,干脆就来硬的,就不信几个大小伙子斗不过一个弱女子。
当晚,在一个大红喜字前,婚礼司仪手扶在一张油腻腻的桌子上大声唱道:
“新郎新娘入席,结婚典礼开始!”
人们鼓掌欢叫。
“一拜天地!”
三柱子夫妻一起向红喜字鞠躬。
“二拜高堂!”
两人一起跪下磕头。
“第三项,夫妻对拜!”
两人面向对方,故意不动,这时新郎新娘同时被身边伴郎摁了几下下头。
“第四项,入洞房!”
新郎新娘在大家的拥簇下进入了新房。
在当地,闹洞房的大部分都是新郎的同学或关系不错的朋友。
在举行闹洞房仪式前,先要选出闹洞房“总指挥”、“民俗仪式总顾问”和监督新郎新娘的“执法队”等。首先是选出闹洞房“总指挥”。其次是“仪式总顾问”,负责各种闹洞房仪式的指导工作。第三是“执法队”,在总指挥和总顾问的指导下,监督新郎新娘完成仪式。第四是“监督队”,就是监督新郎新娘完成动作的质量如何。
分工完毕,仪式开始:
第一项,是“赶毡”:就是让女方平躺下,把小手绢平铺在身上,由男方俯下身子在女方身上蹭手绢,一直要把手绢蹭卷起来。
第二项,“过磅”即女方躺下,男方压在她身上,总指挥问女方:“多少斤?”
女方则随便说个数字,比如5斤、10000斤……惹得大伙嬉笑不止。
第三项,掏“麻雀”:把手绢从女方左腿裤管塞进去,经腹部从右腿裤管掏出来。
总的说来,这次闹洞房还是比较文明的,女方仅仅哭过二次,大家还是给了三柱子面子。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