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那会儿,我也是经常登门捧场的,谁让我跟他们是老朋友呢。

    “噢,这么说又有急事要我办啰?”

    崇仔显然没想到我会如此没“默契”,便有些语带不悦地回道:

    “别跟我贫,这次要找你办事的不是我,而是那对还没倒塌的池袋双子座兄弟。”

    不会吧,居然还有什么事能让G少年的“金牌杀手”双子座兄弟倒塌?这可真是稀奇呀,为了避开傍晚时分开始的拉面店巅峰时间,我答应在下午三点去那家店一趟。我在心里暗想到时候肚子想必也有点饿了,就向他们讨一碗口味清淡的东京拉面果果腹吧。对这个老是给人出难题的国王来说,这还真是个好建议。

    从我家水果行所在的池袋车站西口前往东口,有数不清的路可供选择。这次我走的是人迹相对稀少、直穿西口公园、抬头能望见大都会饭店的小路。

    初秋的西口公园显得热闹而安宁,无业者举行的象棋大赛与拉丁裔外国人的聚会正同时在和煦的阳光下进行着。周遭的紧张感几乎等于零,谁能想到,同样是这个地方,夏天的时候却上演过一场霸王之争呢?

    在都市长大的我对秋高气爽这句话毫无感觉,秋天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比较能增进食欲。比如说现在,我的肚子就在叫个不停。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拉面,一想起漂浮着猪油的汤和口感极佳的细面,我简直是欲罢不能,看来在那碗“七生”的拉面吃进嘴里之前,我的脑海和肚子是不会消停了。想必没有任何食物比拉面更让人如此执著吧。

    我身穿宽松的棉裤与长袖横条纹衫,漫步在蔚蓝的天空下。阳光很强,把阳光地带与阴影区域分得非常清楚。尽管宛如热带的夏天已经结束,东京的紫外线威力依然不减,从狭窄的天空看出去,天际仿佛罩上了一层浅紫色的轻纱。

    从高架铁路下的地下通道上来,抵达池袋东口,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那些在地面翻腾的热气中依然坚守的队伍。这就是老池袋声名远播的“拉面饕客长龙”。即使在非用餐时间,形形色色的人还是会在南池袋一丁目自动排成一条长达二十米的长龙,弯弯曲曲地绕过十字路口的拐角。他们排此长队,目的就是为了进入以浓郁背脂汤头的啄骨本丸面闻名的“无敌家”用餐。

    熟悉拉面行业的人都知道,池袋东口已经成了全日本拉面业竞争最激烈的地区。由于我曾在网络上的无数拉面店家排行榜搜索过,所以对这点也十分清楚。

    这里天天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汤债汤还”激战,激战使得每家店都有斩获,只见各店厨房里堆起了无数的猪、鸡骨头。无数饥肠辘辘的“难民”从各处涌入,在他们自己选中的店门外排起长龙。

    池袋“拉面战争”战况之激烈,已达惊天地泣鬼神之境界。

    若以南池袋的十字路口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一百米的圆,那么在这个圆内,拉面店已经严重饱和。在今年夏天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了四家拉面名店。其中最老牌的,是有六年历史的“光面”,其他的则是位于琳博书店大门对面的“蛮辣拉面”、从十字路口往陆桥转个弯十米外的“面家玄武”,以及位于转角处的“无敌家”。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他们也有共同之处,比如说都宣布自己的拉面是浓郁口味的。这种口味已经是日趋繁盛的拉面业界的主流口味了。

    说老实话,光是这四家老店的战况就已经够激烈了,但今年夏天竟又有三家店加入了这场东口拉面长龙的竞争,让“战况”更趋白热化。这三家新店分别是位于东侧大道尾端的,以鱼贝类和汤头热闹登场的“二天”;明治大道艾丽玛斯家具店对面开的“娜朵丝”拉面馆;最后还有我们这对双子座兄弟放下屠刀、金盆洗手后开始经营的“七生”。

    在这种情况下,池袋拉面商战就有了新旧对立的感觉。比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