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先问王五,“镜子是不是女人送的?”
“回参军,是的。”
“多好一面镜子!(照镜)你就去吧,慢了恐怕不成了。早去早回,我们应当在四点左右动身。”参军看他的腕上的大金表时,弁兵王五也同时把腕上的金表露出。“是十一点半吗?
你快去了吧。不要久挨!不准做呆事。听我的话!“
连声是是的王五走出去了。参军就坐到办公桌前,对了王五情人给王五那面小小镜子,挤他鼻子孔边上的一个粉结。
他同时想起这年青人的行为来。
但不久,他心想到……一个年青人,总是免不了要任性的。虽说当面说了若干是字,回头一到妇人面前,做呆事仍然是必然的一件事!他想到年青人的行为,就为这弁兵发愁。
一
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来去走二三十里路与情人会合一次,本是军人在打仗勇敢以外应有的勇敢。一个从情人床上爬起的军人,一口气得奔十里路追上大队就宿,也是很平常的行为。
但这老参军是放荡过的人,如今是不能再放荡了,见着年青人的不知保重,就不免忧惧起来了。
想去想来他总不放心王五。先是不放这年青人离开身边,似乎又不忍,以为不知道的还将骂这做长官的岂有此理,才让他去。为了成全这男子如今是又有点悔恨自己太放纵这王五了。
他于是又想。
……回头人一生了病,虽然不是自己的病,事情总仿佛还是自己的罢。
……而且这一次,既知道了要行将分手,两人的热烈又岂是平常的吃过嗅过就放手的事。不吃饱不行,两个年青人知道什么是类乎伤食的事?
事情是显然非亲自去制止不行了。他只有找到那地方去把王五抓回一个办法。再不然,也得监视到这年青人。至于说为了什么他觉得非去不行,那在他仍然是暧昧之至,只单是为怕这年青人害病责任上着想,他是一定要去了。
不到一会儿这老将校出了衙门,人在街上了。街上热闹得很。因为知道开差消息,各处买物件换钱的军人是特别多了。凡是本军人,无有不认识老参军旧中校制服的,见了这参军的军人,都得立正起来站到路旁行一个礼。参军于是一旁回礼一旁走路,到了王五的情人家门前。
他先用耳贴在门上听了听里面的声息。里面有人说话,似乎是有王五在。他就用手拍门。
门拍了三下,才听到里面妇人不高兴似的应了一声。但过了一阵还是无人来开门。
他又拍。因为是第二次,他用的力也加倍了。
就听到里面妇人说,“来了!谁?”
“我!”
里面王五的声音就说,“是担水的,不要理他。”
“不是担水的!”参军在外面嚷。
隔了一重门,而且正同妇人做着所谓呆事的王五,人是糊糊涂涂也听不出上司的声音来了,就用着军人的雄武,大声吩咐道:“不论什么事明天来。”
“王五,是我!”
内里这时可听出拍门人是谁了,仿佛一团糟,只听到一些杂沓声音,听到女人的笑声,过了一会儿,王五开了门,恭恭敬敬立在那矮屋门里,听候上司的吩咐。
开门的王五,立正程度虽不失其为军人模样,但够得上称为“模范弁兵”的整齐,是因为匆促的原故完全失掉了。这个时候军服的领子也不理齐,扣子也不扣好,皮带则带头吊下,尤其是脸上样子,不成东西。象是同谁打过架劝和还不到两分钟。
参军望到这模范弁兵不模范的情形,觉悟到一分钟以前的王五是正做些什么事了。参军就望到这弁兵摇头,温和的笑。
“参军,请你哪进去坐坐,我要金枝热一杯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