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鹿鼎记》情节的诡异,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但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怎样奇怪,而觉得处处是在写平常的真实生活。

    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于平凡中显示不平凡,于日常生活的铺叙中揭示隐藏着的惊心动魄。

    生活如戏。

    情节的诡异并不是为了喙头或悬念,而是隐喻着存在的“真相”。

    这是《鹿鼎记》的又一魅力。

    真实人的消失了,而假冒的人却堂而皇之地活在世上,这是《鹿鼎记》中描写的人世的诡异。

    韦小宝在皇宫中杀了太监小桂子,穿了他的衣服冒充他,骗过了那些赌伴,而海老公似乎发觉了破绽,却为了另外的目的,一直不加以揭穿。韦小宝以小桂子的身份生活在皇宫中,没有一个人怀疑,也没有一个人相信小桂子已经死掉。后来,康熙知道了此事,却编一个故事,将此事遮掩过去,人人仍然以为韦小宝就是小桂子。

    甚至连太后都是假的。毛东珠原是明朝将领的女儿,又是神龙教的教徒,为了得到四十二章经,潜入皇宫,挟持了太后,自己假扮了太后,十几年居然无人发现。而真太后却被匿藏在壁柜中不见天日。

    假的成真的,真的成了假的。一种荒谬的存在。

    更触目惊心的是,人们对于假的毫无察觉,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何等的脆弱。

    其实,并没有别人关心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的真与假,你的死与活,都与他们无关。

    韦小宝用化尸粉“消除”了几个人。

    这几个人都属冤死,却都成了韦小宝的功劳资本。那些知情的人,为了升官发财,视而不见,或疑而不查;那些不知情的人,只当那些死去的人还活着,或者是真的该死。

    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金庸在笑声不断中写出了我们生存的恐怖性:人是多么孤绝的存在,消失是多么容易,无声无息地,而真假又是多么难以捉摸。

    又有许多窥视的眼睛或陷阱包围着平静如水的生活。有时候,直到临死,你都不明白是谁、是什么害死了你。

    韦小宝自以为聪明,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全在康熙的掌握之中,因为康熙早在他身边安插了耳目。风际中一幅老实巴交的样子,沉默寡言,谁都想不到他会出卖朋友,更想不到他竟是朝廷的奸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想不到的人和事,令小说变得曲折迷离,也令生活本身平添了几分诡异。

    纯从小说情节而言,《鹿鼎记》的变化莫测,在金庸作品中首屈一指,在武侠小说中也相当突出,引人瞩目。

    一开始是大盗茅十八被追杀,韦小宝糊糊里糊涂地相救,并要求跟着茅十八上北京城。为什么?一则是怕自己杀了人,会遭到官府追查,二则是抱着好玩的心思,想看茅十八与满州第一武士鳌拜比武。

    韦小宝就这样踏上了他的历险路程,也是他的无目的人生旅程的开始。

    韦小宝与茅十八双双被擒,关在海老公的居处,那种阴森森的气氛,配上奇峰突起的情节,令人读来喘不过气。因为偶然的机会,韦小宝杀死了小太监小桂子,自此便在皇宫呆了下去。

    他与年龄相仿的少年小玄子结成玩伴,却不知小玄子就是当今皇上康熙。这段误打误撞的友情却为韦小宝日后的发达打下了基矗

    康熙与小宝之间的结交,几乎是官场中唯一的亮色,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康熙几次都有理由杀掉韦小宝,却始终不曾下手,原因均为了当年打斗中结下的感情。

    即使在发现韦小宝是天地会香主,而韦小宝又杀死宫庭侍卫外逃时,康熙还派人回处找他,并在给他的圣旨上画了六幅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