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明时醒来,萧七再也忍耐不住,大叫道:“死一粟,你到底要怎样?”一粟依旧盘坐,连眼也懒得睁,悠然道:“前两晚是任督二脉,瞧来效验不错,今晚该是手太阴肺经等几处阴脉了,过不了几日便能大功告成啦!”

    萧七惊疑不定,道:“什么大功告成?”

    一粟道:“玄武之秘,上应天道,下应人身。人身是自成循环的一个小天地,大明天下有一百零八座玄武阁,人身上也有奇经八脉。我武当宗门传有一门灵应洗脉法,据老道推算,与玄武之秘颇有干连。可惜,我一直没找到有缘之人,难得让我遇上了你。不愧是武当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弟子,根骨出奇,筑基扎实……”

    萧七怒不可遏:“死一粟,你将小爷当成了什么,是你试手的家伙?”

    “这是旁人求之不得的事,怎么你还推却?不过你落在老道手中,便是推却,也推不来的。这路洗脉秘法经得老道大力裁剪,已有脱胎换骨之效。你做我悟道的试手工具,该觉得三生有幸。”

    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又再袭来,萧七这时终于明白为何一粟看到玄武灵壶时会是那番神色,这是个十足的狂人,在他眼中,除了悟道,别无他物,或者,天下万物,都被他当做悟道的工具而已。

    “走吧,前面就是京城了。”一粟拍拍屁股,上马便行。

    黄昏时分,两人终于到了京师远郊。忽然间瞧见前方的连营,两人均是吃了一惊。

    “这可奇了,”一粟远远勒住了马,沉吟道,“难道朱高煦当真反了,已举兵杀到了这里?”

    “非也,前方的军旗写得分明,统兵的是英国公张辅。嗯,先前殿下已得了风谍传讯,这位张大人亲自领兵,阻止汉王进京。既然如此,想必那汉王便在附近了?”

    萧七虽不问政事,但随着朱瞻基千里奔波,心底自是盼着这位太子爷在这场惊天之争中最终获胜,此时纵目四顾,终于看到了那座戒备森严的大宅院。

    此地寥廓清幽,自连阡累陌的畦田远眺,夕霞落照中可见远近都是葱翠深郁的杂木林子,几座宅院便隐在旷远深邃的苍林绿草间,恍若到了桃源圣境。

    这地方毗邻京师,闹中取静,正是文人雅士们最喜欢的去处。而观赏旷野风光的最佳点,便是这座气势恢宏的大宅院。

    “原来在那里!”萧七眯起眼,看清了明军大营军士们正虎视眈眈地紧盯着那座宅院,不由叹道,“看来朱高煦果然已到了京城外!”

    望着那戒备森严的大宅院,他不由想到了顾星惜。

    萧七却不知道,他和一粟走走停停,行程不算太快,而那个一心复仇的女子则在三日前便已跨入了这座幽深如海的大宅院。

    “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么,”一粟的眸子灼灼闪动着,“我觉得那座宅子有些古怪,非常古怪!”

    夜色沉沉,明军营帐内外已挑起了灯火。

    中军帐中,英国公张辅的脸色阴沉如水。张辅几乎是永乐朝硕果仅存的名将了,他最大的功绩则是曾率军多次平定安南之乱,威名远震边陲。(安南为今越南的古称,永乐年间内乱叛明,张辅数次奉命率军平定。至明亡时,安南始终奉明朝正朔。)

    “传令,再派人去明示汉王,命他即刻起身,退回乐安州,”张辅终于抓起了令符,低喝道,“不然,本公将以藩王擅离封地、率众谋逆之罪,起兵擒他!”

    那副将领命,匆匆出帐。张辅的眉毛却拧成了一字。建文元年,他跟父亲张玉追随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曾与朱高煦并肩作战。他太熟悉这位爷的性子,性如猛虎的朱高煦决不会在这个地方跟自己困守这么久。两军对垒,摸不透对手的路数是最可怕的,所以他张辅不得不冒险一试。

    半个时辰后,满脸震惊的副将匆匆奔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