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错觉,而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就是——这条隧道实在是太长了。说实话,别看同样是长途跋涉,在岩壁里钻隧道和野外行走简直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野外走路,有景物有视野,不说移步换景吧,起码环境会有变化,人的精神也会随之提振。而在眼下的这条通道里,空间有限,四周又全是青黑色的岩体,除了间隔出现的那些小罗汉像之外别无一物,感觉走五百米跟走五米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长,人的精神真的很容易恍惚倦怠。

    我不清楚别人是什么感受,反正我到后来脑子都有点儿木了,只是机械地跟着前面的人迈步往前走,保证自己不掉队而已。好在这条通道里并没有什么害人的陷阱机关,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也不知过了多久,打头的徐卫东停下了脚步,问他身旁的石聚生道:“石同志,你戴表了吗?咱们走多长时间了?”

    石聚生抬起胳膊,把手腕放到灯光下看了看,道:“差不多五个小时了。”

    “五个小时了?咱们的速度不会低于四公里每小时,按理说应该走得差不多了啊。”徐卫东回头对田教授道,“老爷子,您头前儿说得不错,这条隧道确实和皇陵神道不在一个量级上。我看这种工程量可以称为奇迹了。”

    “须弥神宫才是真正的奇迹。”田教授应声道,“大家加把劲儿,我估计咱们快要走出隧道了。”

    “老爷子,您不累吧?”徐卫东问道。

    “我没问题啊。”田教授看了看我们,“你们走不动了?要不大家先歇会儿?”

    “您老都没事,我们年轻的就更能坚持了,呵呵。”徐卫东笑着说道,“走,咱们接着开路。”

    谁知向前走了没有多久,徐卫东忽然再次停了下来,开口对我们道:“你们觉不觉得有些热?隧道里的温度好像升高了。”

    我本来还没有注意,经他这么一提醒,还真是感觉周围要比之前暖和了。

    “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沈芳华担心道。

    “不好说。”徐卫东皱了皱眉头,“往前再走走看吧。”

    然而随着我们的继续深入,隧道里的温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到后来只感觉有一股一股的热浪从对面不住地传来,每个人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

    “既然有暖风能吹进来,说明这隧道很快就要到头了。”田教授大声道,“各位加油,胜利的曙光在向我们招手了!”

    “老爷子,没想到您老还挺具有革命情怀的。”徐卫东打趣道,“您这词背得就很有激情嘛。”

    玩笑归玩笑。我们立刻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向前方奔去。终于,在一番急行之后,两侧的石壁不见了,周围的空间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一行人抵达了这条漫长隧道的尽头。

    “都别乱动!”徐卫东这时突然高声喊了起来,“小心脚下!”

    脚下?我赶忙低头望去。只见在探灯的照耀下,前方竟然是一大片冒着蒸汽的褐色泥沼,里面的泥浆正在不停地翻涌跳荡,还不时汩汩地冒出大量的气泡。整片泥沼就像是被烧开了一般,向外散发着一股股的热量。

    这个景象让我惊讶得目瞪口呆。愣了半天才开口道:“这是什么?难道是褐色的火山岩浆?”

    “不是岩浆,这应该是沸泥泉。”田教授答道。

    “沸泥泉?”沈芳华也很好奇,追问他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田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上面的水雾,解释道:“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简单地说,就是高热度的流体将其通道周围的岩体蚀变成了黏土,从而产生的一种地质奇观。”

    田教授的话虽然拗口,但绝对正确。事后我去查阅过一些资料,才知道西藏原来是我国地热活动最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