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这白花花的两千两程仪,曾国藩喃喃自语:“滴水之恩涌泉报,涌泉报啊!”他摊开纸,决定给家里写一封信。
正午时分,道光派人来传他到御花园的后书房里,见面之后道光帝道:“曾国藩哪,四川乡试约定于九月中旬,你准备何时动身入蜀啊?川路崎岖,可要走些日子。太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嘛。”
“回皇上的话,”曾国藩垂手低头回答,“臣想不日请旨入蜀。走山东河南,然后转湖北水路入川,一百天总能到成都。臣拟于明日同赵大人到礼部请调乡试题目,请皇上定夺。”
“嗯,”道光帝点点头,“你想得很周密。不过嘛,朕自登大位以来,还没有出过京师半步。原本一年一次的木兰秋狝,因糜银过甚,沿途扰民不安,朕都取消了。各省的吏治人和,朕只能靠想象了;和列祖列宗比起来,惭愧呀!四川是偏远的省份,同时又是大省,朝廷对那里的情况只知表不知里,对民情吏治,朕只能从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折子中来了解。曾国藩,朕说的对不对呀?”
曾国藩露出欣喜的脸色道:“皇上英明!皇上能想到这些,肯定就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臣替蜀中百姓谢过皇上!”随即跪地磕头,说道:“皇上如此英明,真乃大清苍生之福!”
道光帝判定眼前的这个汉人不是在恭维他,是在讲肺腑之言,脸上难免生出一种豪气。他沉吟片刻,才道:“曾国藩哪,起来讲话吧。”见曾国藩爬起来,接着说道:“你认为要把四川治理好,应该从何处下手啊?”
曾国藩略一思忖,道:“回皇上话,臣对下情不甚了解,不敢在皇上面前妄言。但臣以为,历朝历代,治民不如治吏,治吏是第一要务。像贞观盛世,我朝康乾盛世,无不在吏治上下工夫,成效也显著些。”
听了曾国藩的话,道光帝心下甚喜,赞许地点点头:“曾国藩,朕看你最近又长进多了。朕想让你明日就动身。关于四川乡试的考题嘛,就让赵楫一个人负责好了。朕给你配两名侍卫先行入川,怎么样啊?”
曾国藩急忙跪倒:“臣遵旨!臣不知皇上为何让臣先行入川?”
道光帝哈哈笑道:“你现在已经是五品官员了,官职不算小了。朕让你先行入川,是想让你替朕实地考察一下沿途的吏治民情。朕自登大位以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早就想亲自实地考察一下。现在看来,朕的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这也是朕让你入蜀典试的原因。”
曾国藩一听这话呆了一呆,猛然跪伏在地,道:“臣不敢领旨!”
道光帝愣了一愣:“你怎么不领旨呢?难道要抗旨不遵?”
曾国藩道:“臣不敢。臣斗胆问皇上一句,您让臣用什么身份去四川呢?”
道光帝一笑:“这还用问,四川乡试主考官哪。你糊涂了不是!”
曾国藩不慌不忙答道:“回皇上话,四川乡试主考官怎么能考察沿途的吏治民情呢?臣不过京师一从五品翰林侍讲,出京也是临时的乡试主考,名不正言不顺,请皇上明察。”
道光帝反问:“那依你的意思……”曾国藩答道:“回皇上话,臣以为,考察几省的民情吏治岂是小小的五品京官所能干得了的事!依臣看来,要做这样的事情,非三品以上的大员不可!请皇上明察。”
道光帝忽然笑了起来:“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你只是替朕偷偷地考察一下地方上的事情,又不是去拿人,回京跟朕说说情况,这差就算交了。”
曾国藩长出一口气,道:“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话,臣就敢领旨了。”
道光帝离开龙书案,长叹一口气道:“咳!好像是这样。要真是这样,朕让肃顺随便从宫里派个人也就行了。曾国藩哪,朕可是对你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