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有居民的举止和思维都带着禅宗的意味。
诗颜说,每年的藏历正月初四到正月十六,这里都要举行大法会,这是拉卜楞寺一年中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届时,信徒们会携家带口,从四方汇聚到这里。
藏历正月十三是晒佛法会,寺院内外所有的喇嘛都可以亲自抬一抬大经堂里珍藏的唐卡。拉卜楞寺保存有好几万幅,所有的唐卡佛像都是历代喇嘛亲手绣制的。
唐卡是藏文的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这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因为仪式要在正午前举行,早早地,寺院外的长廊下就聚集了众多僧人。一些藏民在牧区生活,交通不便,来参加晒佛节,正好也可以走亲访友,再买些生活用品回家。
穿着盛装的马队出现在广场,就是晒佛法会开始了。佛乐在上空庄严地响起,众多僧人在马队和乐队的引导下,将巨幅的唐卡送往晒佛台。几百米的路上,信徒们紧跟队伍,或狂热膜拜,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朝大佛上抛哈达,更有人将身体贴向唐卡,希望神能保佑他。
藏历正月十五晚上是酥油花灯节,这个节日,在传昭大法会最后一天举行。拉卜楞寺的喇嘛们几个月前就开始制作酥油花。冬天的甘南气温很低,为防止酥油因体温而融化,喇嘛们制作酥油花时都要将手泡在冷水里。
关于酥油花的传说有很多,有说起源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完婚时,吐蕃人民用草原上最纯洁的酥油做成花供奉。也有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生前在梦中见到漫天飞花万紫千红,所以每至此日,各大寺院就要献花灯。还有传说是格鲁派领袖为纪念释迦牟尼而举行发愿祈祷大法会,然后在法会期间梦见满地荆棘杂草变成明灯鲜花,于是在醒来后让僧人们制作酥油花,供奉在佛像前。
我想,所有的传说都只是传说罢了。酥油是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酥油炒面、酥油茶、酥油饼等等的食物,都是由藏民们借以维生的宝物。他们将维持自己生命的食物捧上神圣的高度,瞻仰着。这是一种感恩的情怀。感谢大地,感谢空气,感谢饭桌上的食物。在他们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神对人类的恩赐。
在节日当天,寺院会举办跳神等歌舞活动,身穿绣袍、脸戴面具的跳神者,随着藏式喇嘛唢呐牛皮鼓的伴奏,载歌载舞。白天,人们去寺庙朝拜祈祷,晚上则到街上观花灯。神仙鸟兽、人物花木,各种形象,各种颜色,点燃之后像一片星海,充满浪漫而神圣的气氛。
过了今晚,我们就要离开拉卜楞寺。
管元问诗颜,要不要跟我们的车一起走,路上平摊油费就行。
诗颜笑着摇了摇头,感谢我们的好意。她要留在这里,过完酥油花灯节。
管元和我都觉得有些遗憾。旅途之中的人们很少能够相伴而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地。对于诗颜来说,所有的佛教圣地都是她旅行的目的地。
作为告别的礼物,诗颜给我们讲了一个漫长的爱情故事。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