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早期村落,由于年代久远,都已湮没于地下。1954—1957年,我国首次对西安半坡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为了解我国距今6000年前的村落,启开了一扇窗户。
西安东郊的半坡村落址,面积约30000平方米,已发掘了约10000平方米。村落由一条深五至六米、宽六至八米的大防卫沟环绕,房子和大部分的窖穴、家畜圈栏以及小孩瓮棺葬群集中地分布在村落中心,并以一条小沟区分为两片,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和若干座小房子。大防卫沟以外的村北是公共墓地,烧制陶器的窑场则在村子东头。
半坡村落址没有全部发掘,但它的发现为日后发掘完整的姜寨村落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姜寨村落址位于半坡村落址东北15公里,临潼县城北约一公里的临河东岸上,南依骊山北麓,遗址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1972—1979年,历经八年11次发掘,揭露17000多平方米,在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一个保存基本完好、距今约6600—6400年的原始村落址。这一村落址是经过前后多次增建、扩建,最后形成的村落址,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等三个部分。
居住区位于中部,呈椭圆形,面积约26000平方米。东、北、南三面挖设大壕沟环绕,作为对外的防御设施,西南部则以临河作为天然屏障。壕沟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一小房子作为哨所,以瞭望村外情况。居住区的正门通道在西南部,那里紧靠临河。临河是当时居民日常生活的水源,制作陶器的作坊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也设在河旁。
居住区中央为一空旷的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靠广场西边,设两处面积约50平方米的家畜圈栏。环广场四周,分五个方位建造房屋五组约100座。每组房屋约20座,以大型房屋为主体,周围环绕中、小型房屋,每座房屋的门都开向中央广场。大房屋平面呈方形,面积近百平方米,最大的一座达124平方米,室内设灶坑、灶台,置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这种大房屋除作为居舍外,可能还是当时的议事中心。中型房屋平面亦呈方形,面积一般在20—40平方米,室内亦有灶坑及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小房屋数量最多,平面有圆形、方形两种,面积约15平方米,同样设有灶坑,放置着生产、生活用具。中、小型房屋都是当时的居舍。储藏食物、用具的窖穴大都在房屋附近。
公共墓地位于大壕沟以东,由北而南发现了三块。墓地中埋的都是成年人,而婴儿大都装入大型陶器中埋于房舍附近。三块墓地共埋入170多人,这些人数与村落的规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可能另有其他几块墓地已遭破坏。
姜寨村落址的再现,为研究黄河流域、距今6500年前后的村落形式及其体现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研究者推测,村落中以大房屋为主体的一组房屋,其居民可能是当时社会最基层的生产、生活单位,而五个这样的社会基层单位组合成这个村落集体。姜寨村落址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当时按组管理、众心向一、共同劳作、平等分配的原始大农业的生活场面。这种村落形式,在距今6000年前后,可能散布于黄河流域。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不同,其村落的布局形式可能也不相同,但迄今尚未揭露出完整的原始村落址。1972年,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长屋的发现,为了解长江水系、距今约5500年前后的村落形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信息。
下王岗长屋为地面建筑,座落在淅川县城西南35公里的低岗上,东、南、北三面丹江环绕。长屋大体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宽约八米,长约84米,有房29间,另在长屋东端向南拐出三间。整个建筑分作2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一个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