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闪耀”之后,其实我的初衷是写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单线式,类似于夺宝探险类的RPG。只可惜事与愿违,而且离题千里。这个故事确实是单线,但比起双线交织的“闪耀”却还要复杂得多。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折磨自己。

    但是我享受这种挑战,这正是创作的真正乐趣所在。“余辉”是我目前写过的最长的一个故事(而且远远没有结束),也是我创作生涯里第一个真正的奇幻故事。我写了超过十年的吸血鬼小说,但吸血鬼并不等于奇幻。而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创造了一个魔法与精灵的世界。同时为了满足工科生自我膨胀的内心,我还在设定里加入了很多(伪)科幻元素。写作过程中我很开心,甚至在有些篇章里,你或许可以看到我自娱自乐的影子。

    “余辉”开篇戏仿了薄咖丘的《十日谈》,后者讲的是佛罗伦萨的十个年轻人为躲避瘟疫离开城市,在偏僻的郊外,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百个故事集结起来就是《十日谈》。我没有一百个故事,我只有四个故事。

    水、土、风、火,四个元素精灵的故事。

    四个故事之中,人鱼和风鸟的故事完全是凭空臆造的,但是矮人和蜥蜴是有来历的。矮人的故事来自两首诗和一个传说。一首是叶芝的《空中的魔军》,另一首则是本书开篇引用的那首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小妖精集市》。

    现在我们提到妖精和精灵,基本都来源于凯尔特文化。凯尔特是一个超过三千年历史的古老种族,足迹遍布欧洲各地,被称为“欧洲人的祖先”。流散在欧洲大陆上的凯尔特人,由于各种原因民族特性逐渐稀释消除,只有一小部分迁居到不列颠群岛,尤其是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在几千年的繁衍中保留了自身的民族性。凯撒在《高卢战记》中提到凯尔特战士勇猛异常,所以当年未对爱尔兰出手。同时基督教在爱尔兰传播时,圣帕特里克允许当地人保留自己的异教信仰,所以精灵文化才会在这里发扬光大。

    叶芝(W。B。Yeats)和本文中的齐格弗里德“王子”一样是爱尔兰人。除去众所周知的诗人身份之外,他也是一位热忱的精灵学者,毕生收集整理妖精的传说。他写过一本优美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还编辑了一厚本《爱尔兰民间仙灵传说》,里面包括了王尔德母亲的作品。类似的书还有很多,著名的精灵研究学者凯萨琳·布里格(KatharineBriggs)写了四大卷《妖精词典》,奠定了精灵分类的基础,而我很喜欢的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临终前的最后一本书即《精怪故事集》。

    另一位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Rossetti),她的作品虽然不多,却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派中占据重要位置。她也是英国拉斐尔前派著名画家但·罗塞蒂的妹妹,和哥哥一起属于当时那个极端文艺和梦幻的小圈子。她的《小妖精集市》基本就是“余辉”的第一个灵感来源。在后面的篇章里,我也把这个集市重现了。

    矮人的故事是四个故事里面最复杂的一个。它取了叶芝的人物(女主角的名字布丽姬),罗塞蒂的设定,然后以一个真实的澳洲土著传说结尾。乌尔潘(Wurrpan)是一个真正的土著名字,来自当地传说“EmuandtheJabiru”(鸸鹋和鹳)。就像希斯所说,它本身确实是一个土著的故事,只不过被我混在一起讲了出来。

    蜥蜴的故事中,主人公伊希秋(Ixchel)这个名字来源于印第安玛雅神话中的女战神,也是雨和月亮的神。玛雅人崇尚羽蛇神不假,但这个故事完全是我编造的,尽管在玛雅的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位受人爱戴喜着红衣的女王,死后墓穴被涂成红色,在挖掘时红色涂料仍保持完好。

    进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