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秋天里的一个清晨,杨继先象往常一样,起身后就到救捞站的运动场上去锻炼身休。

    这救捞站设在海南岛的榆林港,是华南海难救助打捞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杨继先从三峡工程局回到这里后,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他深深地吸着海岛上清新的、带着咸味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锻炼后,他想读一会儿书,便向办公楼走去。

    学习室设在办公楼的三楼上,在走廊的尽头。当他走过报务室的门前时,一阵急促的“滴滴滴、达达达、滴滴滴”的声音,从虚掩着的门里传了出来。他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心里不觉一怔:这不是紧急呼救信号SOS吗!

    他轻轻推开报务室的房门,走了进去。“泰山号”拖轮的陈船长和救捞站的葛站长正站在报务员身旁,关切地等待着报务员和遇难船只联系的结果。报务员熟练地按动着电键,询问对方方位、难情。虽然天气并不热,报务员额头上却沁出了细碎的汗珠。

    “我国科学考察船‘徐霞客号’在西沙永乐群岛北礁附近,遭到强台风袭击,触礁遇难。”报务员向葛站长报告道,“他们的方位是:东经111度43分,北纬17度01分。”

    葛站长把电报接过来,交给陈船长,一字一顿地说:“立即启航!”

    来自加罗林群岛的强台风,穿过非律宾,肆无忌惮地席卷着南海海面,掀起一个又一个巨浪。可是,两万马力的全天候拖轮“泰山号”,却顶风破浪,不顾自己的安危,以21节的全速向“徐霞客号”遇难地点——北礁驶去。

    三小时后,在雷达上发现了“徐霞客号”;又过了三个多小时,在“泰山号”的驾驶室里已经能看到它的轮廓。突然,一个罕见的巨浪,比三层楼房还要高的巨浪,向“泰山号”扑来,“泰山号”被巨浪高高地掀起,又重重地抛下,驾驶台上的茶杯、海图、铅笔全都滑落到地板上。陈船长稳住身体,看了一下倾斜指示计,船已倾斜了五十多度。他沉着、刚毅地向舵手下令道:

    “保持航向,继续前进!”

    “泰山号”安然穿过巨浪,前面隐隐约约看到了北礁。在它的外侧,“徐霞客号”正在风浪中颠簸。它的艉部已经半沉在水中,艏部在水面上翘起来。在它周围的海域里,有一条小救生艇,许多人已经落水,在水中挣扎着。

    “泰山号”的船舱里、甲板上,六短一长的警铃声和汽笛声混成一片。水手们和随船的潜水员、捞工听到救生警报后,纷纷奔向甲板,准备救人。

    两条救生艇放下了,水手、潜水员从舷梯下到救生艇上,冒着狂风急浪,抢救落水人员。一小时以后,他们把海面上遇难的人员都救到“泰山号”上。要收艇时,正在用望远镜搜索的陈船长忽然发现在三百米外的海面上有一个上下跳动的黑点,好象是一个人在那里挣扎。杨继先乘坐的那条救生艇,立即向海面上那个黑点驶去。

    不一会,杨继先在救生艇上看到,这黑点果然是一个人。海浪推着他,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没水下,处境相当危险。小艇急忙驶向他的身旁,不料一个大浪又把他推出到几米之外。杨继先眼明手快,立即拿起一个救生圈,用尽全身气力,准确地把救生圈抛到了那个人的身边。那个人在水里挣扎着,一会儿用右手划两下水,一会儿用右手够一下救生圈。杨继先这才看到,那个人的左手始终抱着一个方包不放。杨继先大声喊道:

    “救生圈,救生圈!”

    那个人使劲一够,刚刚把救生圈够到手,不料左手上那个方包滑落下去。他急忙用双手捞起那个方包,可是救生圈又漂到远处去了,他又在水中上下沉浮着。

    救生艇靠了过去。杨继先心想,这人也不知抱了一包什么珍宝,在生命交关的时刻,竟然宁可放弃救生圈,也不肯丢下这个包包。他纵身跳下水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