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南山天文台的一间办公室里,徐振宇出神地看着那个金光灿灿的铜球。铜球放在一个不锈钢的三脚支架上,它的上面垫着一层猩红色的金丝绒。

    徐振宇已去过省考古研究所,在那里仔细阅读了梁维舟从103火箭试验场寄来的打印材料。这些材料,以大量的试验数据和详尽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铜球——信息火箭确实是外星人在地球上发射的。现在,徐振宇脑海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这些外星人回到了哪里?

    要想揭开这个秘密,只有从铜球上找。因为,他们居住的“天址”信息,都在铜球上的这些星星上。

    想到这里,徐振宇又轻轻地把铜球捧起来。这铜球的下面,有一块不大的底托。底托上看不到星星,四条交叉的直线把它分为八块扇形,扇形里面有长短不等的粗线条,样子倒很象中国的八卦图。谁也没有弄清,这铜球上的“八卦图”又是一种什么信息。

    看到铜球上这许多已被证认出来的星星,徐振宇感到特别亲切。有了铜球,探索外星人确切“天址”的工作变得切实可行了。他回想起,在他刚刚推测出古星图是外星人星图的时候,他和任思宏就在一起估算过外星人来自何处。后来,他独自在图上推测出,外星人来自波江座附近。那时,所能依据的仅仅是吕迁临摹的古星图,不可能搞得很准确。现在有了铜球,它本身就是一个极精良的天球仪,完全可以进行精确的计算了。

    可是,用什么公式来进行计算呢?徐振宇通过图书馆网,找遍了他可能得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并没有找到他所需要的那一整套公式。他终于发现,尽管在球面天文学方面的计算公式已经很完备了,但根据另一颗恒星上测绘的星图,来判断其位置的计算公式,还没有人研究过。既然没有捷径可走,只好自己动手推导这些公式了。

    他把铜球轻轻放回支架的托盘上,从书橱里找出好几本书。他把这些书抱到桌上,伏案钻研着。有时,他专注地看着一本书;有时,他眉心紧锁,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有时,他用铅笔在纸上疾书;有时,他把刚刚写完的一张纸又撕掉……

    下班了,他还在那儿演算;天黑了,他开了灯又去推导;夜深了,他还在思考。终于,他得到了一套计算公式。他高兴异常,马上在铜球上找了一颗星,把各种参数代到那套公式中去进行试算。天大亮的时侯,他才得到结果,但这个结果却显然是错误的。他非常气恼,因为试算的结果说明这一整套公式都有问题。

    门被推开,黄敬之走了进来。他看着徐振宇那双困倦的眼睛道:

    “你又一夜没睡?也得注意身体啊。”

    徐振宇说了句“我身体好,没事”,就把那一大堆计算纸拿给黄教授,向他介绍了推导过程,以及和实际不相符的情况。

    黄教授把脸一板道:

    “你给我去睡觉,睡好了觉再来找我!”

    徐振宇无可奈何地一笑,顺从地走了。

    下午一上班,徐振宇就到了台长室。没等黄敬之问,他便主动说道:

    “这一觉睡得真香!”

    “这么说,我该和你研究推导公式了!”黄敬之微微一笑。

    徐振宇坐到高脚式写字台前,黄敬之把他的计算草稿取出来,对他说:

    “整个推导的路子还是对的,但在这里,在第三步运算时,应该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这才能反映出恒星也是在不断运动的。”

    “啊!”徐振宇明白了,“这么一来,公式就要复杂得多,推出公式后,肯定得用电子计算机算了。”

    黄敬之颔首道:

    “你把流程图和程序也一道编出来。”

    三天后,徐振宇拿着一叠写满了算式的纸,交给了黄敬之。黄敬之感到很惊讶:怎么干得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