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近“网大”上闹出了点事儿:他们撺了个榜,还在网上气势如鸿指点江山地贴了个《中国高校点评》,这倒也没啥,打高考那年到现在,某人心目中名校的座次就没变过——清华啊!——北大呀!

    问题是,据说(注意,不是俺说,是据说啊),在《中国高校点评》里,写点评的高手似乎根本就没来过这边,华南地区高校被特轻描淡写地一挥而过,原来一直以华南第一学府领衔的中大呢,评价很不怎么样不说,排名还很靠后。

    某人为此专程上网去逛了一通——咦,果然哩,还看到有不少帖子呼吁说,中大要争气啊什么的……嘿,怎么不说雄起?肯定不是球迷。

    当年全体同学重理轻文,所以认定考进清华土木工程系什么的肯定是最酷的终身成就,可获最佳姿态奖。因为觉得理工科最有型有款,科学家是永远的高深莫测的智慧偶像,所以……北航也不错,进同济要读建筑,哈工大是远远的酷,进国防科技大学也颇虚荣。当年重理轻文的倾向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以至于有些同学的家长说:

    “听说北大文科好,但学生爱闹事呀,喜欢游行呀,特别会贴大字报……”

    老天。

    不过,当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还和毕业分配有些关系,家长们当年也仍然非常看重孩子们日后的户口去向问题,所以,当年相当数量的高考奇材们在分数足以选择清华北大的时候,他们首选了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或者是中山医科大学。某人当年的本地同学作这种选择不奇怪,但某人的占了大部分的外地同学的选择理由——据他们自己说,是因为中大那华南第一学府的地位,还有,广州。

    曾经有一则流传甚广的轶事,说一名香港女高才生穿了一件T恤,前面写着:“我没有去哈佛”;后面写着:“我拒绝了耶鲁”——她去了史坦福。

    当年不重名校排名而宁取户籍保险或者出于对南方的好奇和向往的高考奇材们如果有兴致,他们也可以在自己的T恤上写点啥。不过,由于“网大”之排行榜上中山大学排名的远远落后,这么干已经有点太没劲了。没准大家看了以后都会特同情特不幽默地说,天哪,这人啥也没考上!

    在“网大”的各大学排名和评点出来之后,颇引起了一些争论和反响,于是编辑建议做一个策划专题:就叫“中国大学校园魅力排行榜”,布置给某人的光荣任务是谈中大——这任务太光荣了,以至于某人觉得,对于谈论这事儿来说,某人实在是太过人微言轻了——俺算哪根葱?或者,大瓣蒜?夸得有理……废话,那还用俺夸吗?骂得有理……怎么有这种白眼狼?

    况且,某人哪有资格,某人这辈子就只进过一趟大学还只读了四年。憋急了想要向学校尽个忠去网页上做回黑客改改排名吧,学的又不是那个专业。当年计算机还要补考才能过,还真是的,连门在哪儿都摸不着。

    不过话说回来,恐怕没有任何毕业生爱听着别人痛贬自己的学校,更别说是越听越爱听了。至于他们自己之间的嘀咕,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码事。

    前面已经说了,当年许多的高考奇材是舍全国排名前三位的学府而取华南第一学府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考虑,如果说到魅力,这恐怕也得算是位于常年青绿的广州的中大的魅力之一。翻开中大的光荣历史,孙中山、鲁迅、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江绍原、汪敬熙、冯文潜、毛准、马衡、丁山、罗常培、吴梅、俞平伯、赵元任、杨振声、商承柞、史禄国,等等等等……这些让人除了想起伟大光辉知识学术渊博之外再想不到别的词的一大长串名字触目可见之外,最值得让中大人骄傲的恐怕还是中大的校名——迄今为止孙中山仍然是两岸三地人民尊敬怀念的第一人。

    另外,一位名为“谨行”的作者在网上贴的题为《中大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