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寻求开悟的尼姑,雕刻了一尊木头的佛像,并且包上了金箔。佛像非常漂亮。无论她走到哪里,都将它带在身边。
很多年过去了,那个尼姑还一直带着她的佛像。她驻留在一个乡村的寺庙里,寺庙里有很多尊佛像,每尊佛像都有自己的神龛。
每天她都在她的金装的佛像前烧香,但是出乎她的意料,香气都飘向其它的佛像,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漏斗,通过漏斗,烟只能飘向她的佛像,这样便熏黑了金装的佛像的鼻子,使佛像变得特别难看。
每一个行进在道上的人都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在爱与执著之间作一个明确的区分,它们看上去相同——它们并不相同,它们看起来相似——它们并不相似。甚至,正相反,甚至恨也比执著更近似于爱。执著正相反,它隐藏了恨的事实而显示出爱的外表,它扼杀了爱,再也没有别的像执著、像占有那样有毒了,所以要试着去领悟这点,然后我们才能进入这个美丽的故事。
这已经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它正发生在你的身上——因为头脑对爱与执著是如此地混乱。那些从外在看事物的人总是会成为受害者:将执著当作爱,而一旦你将执著、占有当作爱,你将会不断地错过真实的东西,你已经选择了一枚假的硬币,于是你不去寻找真的硬币了,因为你以为这就是真的。你已经受骗了。
占有、执著是虚假的爱,憎恨会更好些,因为至少它是真实的,至少它是一种事实。恨有一天会变成爱,但是占有从来不会变成爱,你只有放下占有才能成长为爱。为什么执著看上去就像爱呢?区别是什么呢?——机制是微妙的。
爱意味着你准备将你自己融入他人,它是一种死亡,是尽可能深的死亡,是尽可能深的深渊,你会掉入里面一直不停地往下掉,没有终点,没有底部,是永远地掉入他人,从来没有终点。去爱意味着别人已经变成如此重要,以致于你能失去你自己,爱就是臣服——无条件的。因为即使只有一个条件,你是重要的,而不是别人;你是中心,而不是别人。而如果你是中心,别人就只是一种手段,你在利用别人,在剥削别人,通过别人寻得满足、快乐——而你是目的。但爱说,将别人变成目的,消融、融入,它是一种死亡的现象、死亡的过程。那就是为什么人们害怕爱。你或许会谈论它,你或许会歌唱它,但是在深处,你害怕爱,你从来不曾进入它。
你的所有的爱情诗篇、所有的爱情歌曲都只是一种让你歌唱爱而不进入爱的替代品,都是让你没有去爱而感觉到你正在爱着。而爱是如此深刻的需要,以致于没有它你就无法活下去:需要真实的爱或是一些替代品。替代品或许是假的,但是至少一段时间,暂时地,它给你一种你在爱中的感觉,而即使是假的也是享受。迟早你会知道这是假的,那时你也不会去将假的爱变成真的爱——那时你会变换情人或者爱人。
有两种可能:当你知道这个爱是假的时,你可以变化,你可以放下这个假的爱而变成一个真实的爱人;另一种可能就是变换对象。而这就是你头脑怎样运作的:每当你感到:"这个爱并没有给予我它所承诺的喜悦,甚至相反,我变得更加痛苦"——你以为别人在欺骗你,而不是你正在欺骗。
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欺骗你……你感觉别人在欺骗,别人是有责任的:换个妻子,换个丈夫,换个师傅,换个神,从佛陀的寺庙转到马哈维亚的寺庙,变换你的宗教,改变你的祈祷,不去清真寺,去教堂——改换对方,然后你便会再一次地拥有你在爱、在祈祷的感觉。但是迟早会再一次知道那种虚假——因为它无法满足。你能愚弄你自己,但是一个人能愚弄自己多久呢?……于是你必须再一次地变换对方。
如果你开始了解对方并不是问题,而你的爱是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