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版画俗称“年画”,清初台湾才开始流行,那时大都由漳州、泉州等地运来,属于闽南风格的雕印版。随着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宗教活动日益频繁,单靠大陆运进版画已供不应求,于是转而就地刻版印制。
早期台湾的民俗版画大都是“照葫芦画瓢”,临摹闽南版画。临摹多了,难免走样,加上印刷技艺不精,用纸用色粗陋,显得十分简略和朴拙,但这也恰恰反衬了早期台湾移民拓荒时代的生活风貌。近代以后,台湾版画无论在构思、刻版以及印刷技术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台湾光复前后,石印版画逐渐取代了木雕版画。尽管石印版画的线条、色彩较为呆板,缺乏变化,趣味性和艺术性都较差,但这种版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晰,并可大量印刷,自有其优点和长处,因此得以盛行。
台湾版画可分为年画版画、神像版画、符咒版画和糊纸版画四种。
台湾民间和大陆民俗相同,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除贴春联外,还要张贴年画,以求新的一年合家平安、吉庆美满,并借以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年画种类繁多,大凡忠孝节义的事迹、戏剧小说中的喜庆欢乐场景、吉祥如意的语图,均可做年画的题材。如“八仙庆寿”、“金鱼池塘”(意为“金玉满堂”)、“麒麟送子”(意为“多子多孙”)、“桃园结义”、“老鼠娶亲”等等。
神像版画俗称“神马”或“纸马”,题材主要是民间信仰的各种神明图案,宗教色彩甚浓。台湾神明很多,神像版画的种类自然也很多。又因台民一年到头“拜拜”很多,因此这种供信徒们进香用的神像版画用量很大。台湾的神像版画线条朴拙,套色单纯,不像年画那样华丽。
符咒版画是台湾民俗版画中最粗陋、简单的一种,大多用黄土纸印刷,不加套色,乡土气息最浓,主要有“镇宅平安符”、“家门玄庆符”以及签诗、金银纸、更衣、库钱等,不仅在家中张贴,做拜拜时更大批焚化,因此用量比神像版画还大。
糊纸图案版画在台湾民俗版画中是艺术性最高的一种。它是在雕版印刷基础上再加上图案空花,因而不但具有木刻版画的内容,同时还兼有剪纸艺术的形态。如“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喜从天降”等,多用红纸印制,贴在门楣、窗户或妆奁、礼品上,即刻增添许多喜庆气氛。
香的使用最早是由佛教徒发明的。相传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传道,恰逢天气闷热,信徒们听得久了,十分困乏,睡意难挡。若真的睡着岂不失礼?于是有人想出个妙着:找来一种有香味的木材,切成条状,放在钵里燃烧,借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来提神醒脑,驱除睡意。这着果然灵验,此后佛门子弟纷纷仿效,成为他们抵御世俗诱惑、坚定信念的方法了。为点燃方便,后来又有人设法将香料粘在竹枝上,插在香炉中焚烧,而烧香的意义也逐渐被民间神秘化了。
据说燃香蕴含有烟、火、香味三层意义:火是光明的象征,可驱鬼避邪、洁室除秽,使妖魔鬼怪不敢作祟;香烟袅袅上升,可将信徒们的心愿传达给神明,成为人神间沟通的桥梁;而香味,最为神明所喜爱,只有香飘四溢的地方,神明才会“闻香”而至,降福人间。因此,在中国民间的祭神典礼中,可无酒无肉,无香则万万不可。
台湾民间,“香火”被视为“家族兴旺”、“薪火相传”的象征。许多人家的神案上,一炉香火日夜燃点,经年不灭。兄弟分家,要将香火或香灰转移到分居的地方,另立祖宗牌位祭拜先人,此俗叫做“分香”。同样,庙宇中的神明移供它处,或主庙的神明要引到分庙去拜,也要由香火传递,俗称“割香”。由于大甲妈祖是由北港“割香”出去的,而北港妈祖又是由福建湄州“割香”出去的,故台湾有“大甲妈祖回娘家”和北港妈祖回大陆“进香”探亲之俗,以示追本溯源,不忘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