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口喝乾。

    我又向白素道:“我们的朋友可能有羊痫病,为什么他一受了刺激,身子就会发抖?”

    白素叹了一声:“别再戏弄他,告诉他,我们已想到那个鬼的身份了。”

    我和白素的对话,到了这一地步,齐白自然知道我们已知道那鬼的身份了。他仍然翻著眼,我们听来像是梦呓:“不可能,没有可能,你们绝无可能……猜到他是谁的,绝无可能。”

    我俯下身,直视著他:“正视现实吧,齐白,那位朱允文先生好吗?”

    齐白被彻底击败了,他张大了口,出气多入气少,过了好一会,才长叹一声,情绪平复了许多:“是你们自己猜到的,不是我说出来,当然我不会应那个毒誓。”

    我和白素一起安慰他:“不会。”

    他仍是神情疑惑至极:“真是没有可能,历史上那么多人,你们怎会想到了他?”

    白素道:“因为──”

    我抢了过去:“恰好因为有一件事,我们才讨论过这个人,所以有了印象,再根据一点蛛丝马迹,综合起来,推测下去,就造成了这个结论。齐白,那个自称是建文帝的人,你和他相见的经过如何,现在可以说了吧,可能这其中有一些十分严重而怪异的事情在。”

    齐白又喝了一大口酒,双手挂著,又眨著眼:“可是你们仍然不知那古墓……那古宅在哪里?”

    白素和我齐声道:“别天真了,是十万大山,入山不会太深吧?”

    齐白一脸心服口服的样子,叹了一声:“也算是很深了,足足要走两天山路。”

    我和白素何以曾料到是在十万大山?也很简单,四天的路程,建文帝曾在十方大山附近出现的记载,都使我们得出结论。

    齐白站了起来,喃喃说了一句什么话(可能是他从事冒险时的咒语),又坐了下来,才道:“不多久以前,我得到了一批资料──”

    资料是在一张紫檀木太师椅的椅背夹层之中被发现的。

    那张紫檀木太师椅,毫无疑问是属于明朝宫廷中流传下来的,太师椅椅背的一个榫头,有点松脱,需要修理。

    那时,太师椅是在伦敦的一家十分著名的古董店之中,标价三万英镑,放了六七年了,也无人问津,以致店主人都记不清它是怎么来的了。

    洋木匠不懂“榫头”这回事,古董店的个职员,到了唐人街的一家古董铺去找人来修理,唐人街古董店的老板去一看,十分欢喜,以一万镑的价格买下来,搬回去,自己修理。

    拆开椅背之后。发现两片紫檀木背的中间,有著四五张纸头。

    那些纸,估计并不是故意藏起来的,多半是在造椅子的时候,为了使两片木片,可以压得更紧密,所以拿来做衬垫的。

    (我之所以说得那么详细,是由于很多事,都从凑巧而来。)

    (凑巧的是,当那几张纸又重见天日的时候,齐白恰好在场。)

    齐白是盗墓人,经他的手发掘出来,又流出去的古物,不知多少,若是古董店的主人,竟然不认识他的,那好极也有限。而所有认识他的古董店老板,都对他十分尊敬,差点没有奉若神明。

    他背负著双手,在看老扳太师椅,看到了那叠纸,顺手拈起来一看,就现了惊讶的神情。古董店老板也十分机灵,立时问:“好东西?”

    齐白摇头:“不知道,好像是宫中太监用来记录行动的起居注,这里记著:‘上命各镇工匠千余人,集中候命’,可能是宫里有什么大工程,嗯,洪武二十九年,是明太祖时代的事,也算是古物了──”

    齐白自然不会把这样的古物放在眼中,随著揭过了一张,“咦”地一声:“真怪,‘上千余工或远真诚南方蛮瘴,有不从者,立斩,哭声达放深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