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菲特?”弗兰克·毕肖普问。

    吉勒特说:“那是他的用户名——也就是网名。只不过拼做p-h-a-t-e。就像phishing(在网上搜索某人信息)中的p-h,还记得吗?这是黑客们的习惯做法。”

    区别全在拼写……

    “他的真名是什么?”帕特丽夏·诺兰问。

    “不知道。似乎谁也不太了解他——他是个孤僻的人,但所有知道他的人都对他惧怕有加。”

    “是电脑高手吗?”

    “绝对是。”

    毕肖普问:“何以见得他是凶手?”

    吉勒特翻开打印文稿。“我查到的线索都在这里。菲特和一个叫肖恩的朋友编写了一个起名‘隐秘门’的软件。在计算机界,‘隐秘门’指的是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为便于随时处理软件内部间题,而在保密系统上留设的通道,它可以让软件制作人员无需经过密码验证程序直接进人该系统。菲特和肖恩给他们的程序脚本起了同样的名字,但实质却不尽相同。他们这个软件可以令其进人任何一个人的计算机,通行无阻。”

    “隐秘门,”毕肖普沉思地说,“也像绞刑架。”

    “像绞刑架。”吉勒特重复道。

    诺兰问:“它怎么工作?”

    吉勒特正准备用专业术语向她解释,但望了望毕肖普和谢尔登又改变了主意。

    用简单的话说。

    黑客走到一块空白书写板面前,画了一张图表后说:“网络上信息传送方式和电话不同。所有通过网络输送的东西——包括电子邮件、音乐、下载的图片,以及网站上的图像——都必须化整为零,拆分为小数据单位,术语称‘信息包’。当用户的浏览器需要某个网站的资料时,它会把信息包送人因特网。在接受端,网络服务器计算机会将索求资料的信息包重新组合还原,然后再将它的答复——同样拆分成若干信息包——送回你的电脑。”

    “为什么要把它们拆开?”

    诺兰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大量不同信息便可通过网络同时输送。而且,倘若一些信息包丢失或者损毁,电脑便会向用户发出通知,这时重新输送出问题的信息包即可,无需重新输送整个大信息包。”

    吉勒特指着图表继续说道:“信息包通过路由器在网上传送——所谓路由器就是负责指引将信息包传往最终目的地的大型计算机,全国各地都有。路由器安全措施非常严密,但菲特还是设法侵人了一些路由器,放进嗅探器。”

    “我想,”毕肖普说,“那一定是用来寻找某个信息包中信息的软件。”

    “一点不错。”吉勒特继续说道,“它通过某人的网名或者始发电脑或目的电脑的地址对信息包确认。一旦嗅探器发现了它所等待的信息包,就会将它们转送到菲特的电脑上。菲特收到后,就会在信息包里加进一些东西。”吉勒特问米勒:“听说过藏头文吗?”

    米勒摇摇头。托尼和琳达·桑切兹对这个词也不熟悉,只有帕特丽夏·诺兰回应道:“那是指隐藏在通过网络输送的诸如图片或者有声文件中的秘密数据。也就是间谍数据。”

    “对。”吉勒特肯定说,“这些加密数据被编人文件当中——即便邮件被人截取、阅读,或者图片被人看到,他所看到的也只是一份毫无害处的文件,而完全不是什么秘密数据。菲特的‘隐秘门’软件干的就是这个。只不过它不是把信息藏在文件里——而是藏了一个应用程序。”

    “是工作软件吗?”

    “是的。然后他再把信息包发送给被害人。”

    诺兰摇着头。她面团似的面孔变得苍白,露出既惊讶又佩服的表情。因为敬畏,她的声音显得有些沙哑:“还从未有人这么干过。”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