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却在公路悬疑的框架内,加入了大量缜密的诡计谜题。不少人认为:这些作品其实应该归类为“叙述性诡计”作品,当然,以上两部小说,在他的所有著作中,也称得上是屈指可数的杰作。但遗憾的是,近年来折原一先生,一直没有再涉足这个类别。
然后,第三类便是折原一最拿手的“叙述性诡计”了。自从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倒错的死角》⑧以后,折原先生便以自己独到的“叙述性诡计”,征服了万千读者,在这一领域独领风骚。不过,“叙述性诡计之王”的盛名,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类写法,原本就是通过欺瞒、误导读者,来出奇制胜的。结果现在呢,读者一看到作者是折原一,便立即就能猜到,书中一定有“叙述性诡计”了。
折原一先生在《倒错的死角》一书中,首次成功地运用了“叙述性诡计”,该书的两位主角,分别居住在一个街区的两头,剧情则由二人的日记交错推动。在看似简单的架构中,折原一先生为读者,献上了无数次的惊喜,其效果自然也就更佳。但这样的手法如果多次使用,新鲜感便会大打折扣。折原一之后的作品中,虽然仍然沿用了“叙述性诡计”的手法,但剧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结尾的高潮也逐渐丧失了吸引力。
此后,折原一先生以《异人们的馆》一书,成功实现了转型。之前,原书房出版的《新浪潮推理读本》中曾经指出:“如果叙述性诡计过于复杂,会导致一部分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初衷。”折原一吸收了这些意见,开始创作“以叙述性诡计为辅”的悬念犯罪小说。在《异人们的馆》中,他运用了五种文体,包括人物传记、现场采访稿及某个神秘人物的独白等等。在这部作品中,折原一将多种文体混杂,拼合成一幅扑朔迷离的剪贴画,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叙述中的“骗术”也越加髙明。之后,他用相同手法创作的《沉默的教室》获得了第4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长篇部门)。
获奖之后,折原一的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寻常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冤罪者》,其内容和本书,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冤罪者》一书取材于真实事件:曾有这样一位被控杀人,而蒙上了不白之冤的人物,他在被释放之后,很快就犯下了一桩非常离奇的杀人凶案,因此再度锒铛入狱。《冤罪者》完美地将这起事件融入了情节中,堪称是折原一先生的一部杰作。在本书《失踪者》中,有一位曾在《冤罪者》出场的人物——五十岚友也,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看作是系列作品中的第二部。
本书的舞台是在城市化浪潮中,逐渐化作首都圈卫星城市的埼玉县久喜市。在一个月前神秘失踪的女白领,被人发现横尸当场,与此同时,另一具早已化作白骨的尸体,也被重见天日。在女白领的尸体旁边,留下了一张写有“犹大之子”字样的纸条,而另一具尸骨的嘴里,也含着一张上面写有“犹大”二字的字条。
经过调查,警方确定尸骨正是十五年前,失踪的一位初中女学生。在之后的搜查行动中,警方又在附近,发现了十五年前,失踪的另外两位女性的尸骨。随后,居然又有两位女性去向不明。十五年前悬而未决的“犹大”事件,和如今的这件“犹大之子”犯罪事件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犯罪纪实作家髙岭隆一郎和助手神崎弓子,携手对这一系列的奇案,展开了缜密艰辛的调查。
高岭隆一郎先试图接触,十五年前的那些嫌疑人,首先是当时二十岁的暴走族下柳荣治,如今他正经营着一家小钢珠店;第二位则是案发当时,已经二十七岁的理发师玉村光男;除了这两个嫌疑人之外,还有一位包裹着重重谜题的神秘人物,他当时年仅十五岁,被称作“少年A”。尽管少年A曾经因为另一件犯罪行为,而被送进过少年院,其真实身份却隐藏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