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片,内容为少年A犯行的声明文章。同日下午3点,警方于该校500米外的山边,发现少年B的遗体。

    蔷薇圣斗事件

    少年A在其中自称“酒鬼蔷薇圣斗”,并且语气充满挑衅的意味,字条上还用英文写了“SHOOLLKILL”。

    据少年A被捕后供称,该文字是少年A将“スクールキラー”直接以拼音的方式串出,在后来寄送到神户新闻社的信件中,已经把“キラー”拼成“KILLER”,但少年A当时并没有注意到,“スクール”的正确拼法应该为“SCHOOL”。

    1997年6月4日,神户新闻社收到由“酒鬼蔷薇圣斗”寄出的“犯行声明文”。内容为凶手的犯案自白。

    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警方曾一度怀疑,凶手为20至40岁的男子。但是侦查其间,少年A亦曾多次被查问,部分调查员在阅读过有关少年A的报告书后,对少年A起疑,加上少年A亦是3月时的凶案的嫌疑犯,警方开始对少年A作秘密调查,当中包括向少年A的学校,索取少年A的笔迹,加上2月受袭击的女童认出少年A,警方因此断定,少年A与本案有关。

    1997年6月28日,晚上7点5分,年仅14岁的少年A,因被怀疑杀害少年B及侵害他人身体而被逮捕,并发现部分凶器。在他被捕后,少年A亦很快的承认,他在3月16日杀害了替他指引厕所方向的国小女童,并且曾袭击了三名女童。此事在日本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警方认为少年B被杀害的方式和字条,让人想起1960年代旧金山的“黄道杀手”。

    其他信件

    6月4日,神户新闻社收到一封关于本案件的信。信中提及:“酒鬼蔷薇圣斗”承认杀害及将少年B斩首,和致其他人遭受伤害,并威胁将会有更多凶案。第二封为没有寄件人地址的信,邮戳日期为6月3日。咖啡色的信封内有三页,共1400字的信件,同样用红色墨水写成。信上包含了六个字“酒鬼蔷薇圣斗”,分别代表“酒精”(酒)、“死神”(鬼)、“玫瑰”(蔷薇)、“圣徒”(圣)、“搏斗”(斗)。这也是在少年B头部上,发现的纸条上的字眼。

    信件的开头写的是:“现在,就是游戏的开始。”信中亦提及“当我杀人或导致他人身体遭到伤害时,我觉得自己从持续的憎恨中获得自由。我能够从中得到和平。减轻我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其他人的痛苦……我把我的生命当作赌注,押在这个游戏上。如果我被逮捕,我会被处以绞刑,所以,警方会愤怒和坚持的追捕我。”

    信中还斥责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写到“强迫性的教育造就了我,一个隐形的人”。

    在刚开始引起的一阵社会恐慌中,日本媒体曾将凶手的名称“酒鬼蔷薇圣斗”,误报为“鬼蔷薇”。这个错误激怒了凶手,他于信中的终段提及:“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们再念错我的名字,或让我愤怒,我将会在一个星期内,杀掉三颗野菜(凶手此处的含意,为他不把那些周围的人,当作人来看待。)……如果你们认为,我只会杀害儿童,那真是一个大错特错的想法。”

    事件分析

    从“酒鬼蔷薇圣斗”的个人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似乎是一起典型的隐蔽青年(引きこもり)并发症状。葛玛·恩库玛在分析中指出:

    关于“酒鬼蔷薇圣斗事件”,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就是,这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的类似事件。无论是该名少年A的家人、或是整个日本,都忽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迹象。

    日本的儿童在六岁的时候,就要面临一个极为困难、严苛的考试。孩子的表现,大大地影响了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