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领导干部,其实一直在与媒体打着交道,现在把与媒体打交道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对待,就必然改变以往在工作中多数是媒体围绕着领导转的状况:领导开会,媒体做报道;领导下基层,记者跟着走;媒体怎么报道,百姓怎么看怎么听。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媒体工作的不断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想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应该遵从以下“黄金原则”:

    第一,党管媒体的原则。党管媒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媒体事业的根本原则。媒体要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党管媒体的原则要求所有媒体单位和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报道中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宪法、党与政府的重大决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工作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在组织上,坚持党对媒体事业的领导,各级党的机关报和各类媒体单位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确保媒体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媒体单位除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外,还必须遵守宣传纪律。媒体单位的党组织、共产党员,都不允许利用媒体公开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指示的报道或言论。有不同意见,应按照党章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向党组织反映。

    第二,以民为本的原则。古人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要有为民执政、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其思想。只有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树立为民的思想,才能想着通过一切方式方法把工作做好。而媒体也是需要帮助才能更好开展工作的,领导干部没有理由拒绝媒体。如果在媒体需要领导干部出面的时候,总想着回避媒体、拒绝媒体,那么领导干部永远也提高不了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为领导干部,对媒体反映的民生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把群众的意见愿望纳入日常的工作范围,切实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始终把群众是否受益作为工作的基本取向,时刻关注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准确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把媒体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着力提升把握群众现实需求的洞察能力、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通过媒体与群众沟通的能力等。

    第三,敢于面对的原则。一个社会的行政和领导的目标,与群众的利益在根本上应该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务和决策,政绩和失误,向媒体和公众公开,是领导干部的义务。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领导干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人民、为着国家、为着党的事业,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媒体让民众了解的。如果没有问题,就不怕媒体的介入和报道,也不怕舆论的监督。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躲避媒体的心态往往是:自己是关键人物,躲避了媒体,媒体就了解不到更多的情况,报道就可能无法写出来;可以先避开记者,然后找记者的领导,让领导出面阻止记者的采访。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记者已经从外围了解了很多情况,找领导,只是做进一步的核实;领导出面是一种态度,不出面也是一种态度,把这些过程原原本本写在报道里,可以让读者来评判。领导干部和记者之间是一种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博弈,领导干部的信息多,但是如果不直面媒体,往往非常被动。在一定意义上,媒体是在帮助领导干部做工作,没有怕媒体的理由。这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