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诸葛亮接班(行政大权,而非皇帝位)在当时已是公认的事实,大家都知道十七岁的刘禅不足以撑起这个新帝国,将来权力一定会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

    第二,刘备和诸葛亮各自有着不同的班底,有一些诸葛亮想要处理的人,则是靠刘备撑腰才能暂时免于受罚;

    第三,诸葛亮执法的手段严厉,足以令那些有刘备撑腰的家伙感到恐惧。

    在笔者的历史认知中,诸葛亮是一位理性、勤奋、有效率、老练、充满智慧的政治家,但他独断、强势的施政风格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当诸葛亮的朋友不如当他的敌人,因为即便是敌人,只要未触碰那条底线,他便不会把你怎么样。但相反的,当他的朋友,不但没有情面可讲,而且为了避免被人戳脊梁骨,说他护短,有功不一定赏,有过却一定重罚。

    现世很多翻案文章,都热衷于用负面角度去描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翻案过头的情况相当普遍。

    不过,理性地看待这对君臣,我们不难发现,刘备和诸葛亮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相互信赖。

    具体分析如下:

    先说刘备,由于他是草莽军人出身,重感情,重实务,有深厚的个人魅力,所以他喜欢类似魏延这种豪迈、勇武的军人,对法正的犯忌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诸葛亮则是由学者、专家转行当上行政官的,他强调理性、效率、法治,所以他喜欢马谡、蒋琬、姜维这种有文化涵养、能够将计划做得井井有条的行政人才,但只要有人犯错,不分亲疏,一律依法论断,马谡、向朗便是栽在诸葛亮的铁腕之下的。

    打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来,刘备和诸葛亮就是凭借着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配合才逐渐建立起蜀汉帝业的,纵使两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歧义,但这并不妨碍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或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书归正传。接下来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托孤”。

    终于走到了最后这一刻,没有宗室重臣在身旁,元老班底也死得差不多了,刘备明白,眼前这位四十二岁的读书人,是他唯一可以托付的对象,虽然他可能将这个国家带往完全不同的方向。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病重的刘备开始安排身后事,十七岁的太子刘禅毫无悬念地成为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刘禅的两个异母弟弟鲁王刘永跟梁王刘理年纪都还轻,所以只能预约未来辅臣的角色。

    当然,由谁来当皇帝,蜀汉群臣并不关心,他们的目光只盯紧皇帝宝座旁边的那个位置——顾命大臣。

    真正的顾命大臣有两位,分主副,为主的是担任丞相、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的诸葛亮,为副的则是任尚书令、辅汉将军、犍为太守的李严。

    其实诸葛亮和李严并受托孤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诸葛亮也是人,说不定哪天倒霉碰上个天灾人祸,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找个接班人。刘备并没有挑上他的大舅哥、时任关中都督的吴懿,他之所以选中李严,主要还是看中他荆州人的背景,以及李严之前在犍为郡镇压少数民族的优异表现。刘备以李严为中护军,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作为益州东面的屏障。

    在交代后事时,刘备哀婉地告诉诸葛亮:“你的能力比曹丕高十倍,一定能安定我国,成就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那就辅佐,倘若不行,你便取而代之。”

    诸葛亮流泪回答:“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的这段托孤之言,历来都有正反两面的解释,有人说这是君臣相互信赖的最佳典范,也有人说刘备临死前还不忘耍心眼儿,迫使诸葛亮不敢动谋篡的念头。

    笔者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