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塞尔,1555)表现出"缺少自信",这可能只会使他对盖伦有关心脏和血液的学说进行改革(M.6,Ch.15)。我们得知,他有意识地"使他的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迎合盖伦的学说(dogmata)。"维萨里之所以恪守盖伦的生理学学说不敢越雷池一步,并非是因为他真诚地相信它们是正确的,而是"因为他觉得他无力完成改革工作"(佩奇尔和拉坦希,1964,318)。

    维萨里在《构造》中指出,心脏隔膜是"由心脏中极为致密的物质构成的,"因此——尽管隔膜"两边凹斑密布"——"就我们所能感知的情况来看,没有哪个凹斑的构造是从右心室通向左心室的。"有鉴于此,他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而我们不得不为造物主使血液从右心室穿过肉眼看不见的微孔进入左心室的技术[industria]所叹服"(辛格泽,1956,27)。在《构造》的第二版中,这段话略有修改(同上):

    尽管这些凹斑有时候十分明显,但就可感知的情况来看,没有哪个是从右心室通向左心室的…我还没有发现最隐蔽的穿过心室隔膜的通道。然而,那些断言血液是从右心室输送到左心室的解剖学教师还在描述这类通道。无论如何,我对心脏这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怀疑的。

    在他对这一问题的另一处讨论中,表现出了他在逐渐独立于盖伦的迹象(辛格泽,1956,28):

    在涉及到心脏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时,我使自己的论述大体上与盖伦的学说相符:这并非是因为,我认为这些学说无一不与真理协调一致,而是因为,有时在提到这些部分的新的用途和功效时,我自己依然信心不足。不久以前,我还不敢与盖伦这位医生王子有丝毫偏离……然而,心脏隔膜与其他部分一样厚实致密。因此,我无法想象……哪怕是最小的微粒怎么能从右心室通过隔膜材料到达左心室。

    我们似乎可以同意查尔斯·辛格就维萨里对心脏的态度所作的解释(1956,25):"在他那个时代,整个生理学都是以盖伦的观点为基础的,盖伦的观点要求人们相信,存在着穿过隔膜微孔的通道,使得血液可以从右心室进入左心室,这种观点还要求人们相信,空气是通过静动脉(即我们所说的肺静脉进入心脏的。""不对心脏的活动作出解释",维萨里就难以"对此提出怀疑,"而他要这样做就要因此"推翻有关人体的著作中的所有流行的见解,使一切都发生变化";而这却是维萨里"不愿意做的。"因此,"他在著作中暗示,穿过心脏隔膜的通道并不真的存在,但他并非一开始就这么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同上)。维萨里并不是一位成熟的革命者。他并没有完全彻底、直截了当地否认人体可能是像盖伦曾经讲授过的并且与维萨里同时代的人依旧相信的那样活动的。

    当然,个别矛盾的事实的确不像T.H.赫胥黎(1894)所说的"一个美丽的假说被一个丑陋的事实扼杀了"那样,能够把理论推翻。许多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都指出过,一些理论尽管与个别的实验事实或观测事实相矛盾,但在有更好的可以取而代之的理论出现之前,它们仍然继续存在。或者,像麦克斯·普朗克(以及约瑟夫·洛夫林约SO年以前所说的)那样,旧的理论在所有相信它们的人死光之前绝不会消失(1949;参见本书边码第467页)。不过,这种矛盾事实的积累,最终将会敲响某一理论或某一科学体系的丧钟,并导致T.S.库恩所说的一个范式取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