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僵硬乃至傲慢。

    SK-II风波愈演愈烈。媒体关于“宝洁公司SK-II被告含腐蚀性成分”报道已经到了炙热的程度。但直到3月11日,宝洁没有举行任何媒体见面活动,也没有主动向媒体提供有新闻价值的文字资料。结果,宝洁错过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媒体炒作愈演愈烈,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可惜宝洁公司作出的反应让人遗憾,宝洁自己切断了本来可以争取与消费者和维权者和解的可能的机会。危机发生后,SK-II“涉嫌虚假宣传”和“烧碱风波”在媒体的关注下迅速传播,从消费者投诉,到工商部门的介入,再到法院的立案,时间仅仅为数天。

    在宝洁被诉闹得沸沸扬扬之时,SK-II形象代言人琦琦于3月8日发传真称将继续支持SK-II,3月9日,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的代言人香港明星刘嘉玲也发来电子邮件表示声援,称“我很高兴继续支持SK-II”。但刘嘉玲的声援马上遭到原告吕女士的代理人唐先生的质疑,甚至随后刘嘉玲和宝洁公司一起被追加在了被告栏里。

    这时宝洁公司搬出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是很不合时宜的,只要不弱智的人都明白,代言人的声援是建立在数以百万元计的商业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其公信力可想而知,充其量不过是给媒体增加了一点报料,让记者赚更多的稿费。

    宝洁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用明星代言人来为自己解脱舆论包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公众来说,有几个明星可以相信?当大把的广告酬劳入袋为安后,明星们用“豪言壮语”帮企业呐喊,用“花言巧语”说服消费者,用“甜言蜜语”蒙蔽消费者,用“胡言乱语”欺骗消费者。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了一些人的共识,明星声援实在不足取信于民。宝洁又一次把自己摆在了被动的位置。

    转移视线危机发生后,宝洁公司没有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自作聪明地展开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试图转移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公益品牌——“生活、学习和成长”,向中国公益事业第一品牌——希望工程捐献400万元。

    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火灾的源头没有扑灭,又怎能将火控制住?

    实际上,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秤,对企业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即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我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和逃避,态度至关重要。宝洁想用转移视线的方式摆脱困局,但是如此严重的一次公众品牌信用危机,又怎么可能只用一次公益活动就能改变?因此公益活动的举行并没有让人们对SK-II品牌重新恢复信心,宝洁的公关又一次偏离了危机的核心。

    3月21日,河南《今日安报》披露,一郑州消费者由于担心SK-II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被拒绝,决定起诉宝洁公司。众多媒体转载了这条新闻,并对SK-II的安全再次质疑。

    这几乎又一次将宝洁推到了舆论的旋涡当中。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采取切实的措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事件发生后,尽管宝洁发表了公开信和声明,但宝洁并没有去安抚消费者,而是将自己扮演成一个“阴谋”的受害者,把事件定性为“恶意炒作”,甚至指称背后有利益集团的指使。宝洁的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自身公司的利益,这样不但不能让众多的消费者觉得他们是受到了冤枉,反而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