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尤瑟纳尔
1983年夏末秋初,甘肃省天水市宾馆,机械工业部所属天水213机床电器厂与法国遥控电器公司的又一轮引进技术谈判正酣。在唇枪舌战得口干舌燥之余的饭桌上,法方公司一位年轻、潇洒而又超脱的总部负责人向我滔滔不绝地“推销”尤瑟纳尔,情真意切地建议我阅读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和自传。其时,尤瑟纳尔的声誉正如日中天。法国读者喜爱她,欧洲读者喜爱她,北美的读者也喜爱她,熟知她的读者都喜爱她。人们喜欢她的大气,喜欢她盼沧桑感,喜欢她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喜欢她对永恒价值的不懈追求和对艺术的真诚推崇,喜欢她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修养,也喜欢她不事张扬、远离媒体鲜花和掌声、乐意生活在名人圈之外的低调的生活态度。然而,对她超脱表象之后的厚重和深沉,大多数人还难以深刻体会。
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尤瑟纳尔的作品在国内仍鲜有译本,有关她的研究资料也仅限于柳鸣九先生编选的一本《尤瑟纳尔研究》,我国读者对尤瑟纳尔还相当陌生。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出版社推出这套《尤瑟纳尔文集》,定会增加我国读者对尤瑟纳尔的感性认识。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尔,尤瑟纳尔是作家与父亲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组合后哈德昆回忆承—为自己起的笔名。尤瑟纳尔l903年生于布鲁塞尔,父为法国人,母为比利时人,她出生后仅l0天,母亲便不幸去世。玛格丽特从小受到父亲的加倍疼爱,在法国北部、南部和巴黎度过了优裕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得到数位女管家的呵护和家庭教师的悉心指导。与父亲一样,自青年时代起,尤瑟纳尔即长期奔走于欧洲多国和美加之间。l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赴美,从事记者、翻译和教师等工作,l949年定居美国东北海岸的芒特德塞岛。1951年,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同时获得费米娜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这出人意料的成功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当《苦炼》1968年再获费米娜奖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80年尤瑟纳尔以77岁的高龄晋身法兰西学院,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绿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
作为作家,尤瑟纳尔拥有多种才华。她既是诗人(《幻想的乐园》1921年,《众神未死》l922年)、剧作家(《埃莱克特或面具的丢失》l954年,《阿尔赛斯特的秘密》l963年),又是长短篇皆佳、蜚声文坛的小说家(短篇小说集《死神驾车》1934年和《像水一样流》1982年;长篇小说《哈德良回忆录》l951年,《苦炼》l968年)和传记作家(《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l974年,《北方档案》l977年),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文笔优美的翻译家(曾经翻译过希腊诗人、英语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维吉妮娅·伍尔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阴暗的河》l964年,《王冠与竖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论家、批评家(《时间,这伟大的雕刻家》l983年)。在所有体裁的作品中,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和自传体作品成就最高。开阔的视野使她的作品题材丰富,涉猎东西方文明和南北方文化。作家不断地从汗牛充栋的书海中获得源泉,赋予作品以浓厚的伦理内涵和思辨色彩。尤瑟纳尔坚信,历史是一所“获得自由的学堂”,是对人类进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别青睐历史,她的虚构作品漫游于古代、文艺复兴时期以及20世纪初的广大空间;若用现代的文论言语表达,尤瑟纳尔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杰作,充满着今与古、此与彼、我与他、灵与肉、具体与抽象的对话。
每个读者都有权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解读尤瑟纳尔博大精深的作品。我们在此仅向读者提供几点思考线索,无意影响读者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