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竟然万马齐喑,再无奋勇之士,再无智慧哲人,竟然沦落至要去欧洲人那里学习救国之道。
“尧之都c舜之壤c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及这首词来,小郭就觉得胸中烈血激荡,有如巨浪拍岸一般,让他脑中轰鸣不止。
南宋灭亡数十年,中原沦陷更有几百年,欲救中华,没有这激荡澎湃的热血不成,只有这激荡澎湃的热血也不成,强烈的情感会化作无与伦比的动力,但这动力又需要理智来引导。
小郭不想因为鲁莽与冲动,成为后世人点评中的“爱国贼”,他个人落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骂名事小,误了驱除蛮虏延续华夏事大。
所以小郭这几日在峨眉山下寻找一处地方,打算建立一个庄院,越偏僻c越大越好。
他不打算效仿朱元璋,直接投奔义军,因为现在的义军主流是明教麾下的红巾军,无论是刘福通c徐寿辉还是韩林儿,都是明教中人,如今正邪不两立,自己身为峨眉派弟子,必须要有最根本的立场。
再说了,朱元璋投奔义军,虽然最后驱除了鞑虏,恢复了中华,可是不可避免的是,在他事业壮大之时,有大量儒生阶层加入了阵营,而他本身文化上的欠缺,导致了这些儒生一开始便窃取他的事业。
因为朱元璋一开始建国,就搞起了科举,这丫就罢了,但是他的科举是残缺的,只以八股取士。这就是让儒生-士大夫阶层像以往世家那样强大。
要知道向来亡国,亡地是天子之国,而不是士大夫之国。这些士大夫们,无非换个人朝拜称圣,继续当他们的官,汉换了魏,魏换了晋,宋换了金,后来的明换了顺,又换了清,盖莫如是。
天下太平时,他们争权夺利,名义上天子为天下之至尊,实际上天子一人一家能享受多少臣民之供奉,便是如桀纣一般酒池肉林,又能耗去多少钱钞?而他们这些士大夫,多少人打着天子旗号,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而待得百姓不堪其挠,揭竿而起之时,他们这些贪得无厌之徒,便将天子推出,献与新主,让天子成了他们的替罪之羊!”
因此唐宋明三代基业,开国皇帝无不是英明神武,只因科举的弊端,便成了撬动自家基业的杠杆,让自己的后世子孙成了亡国之君,或是直接被军阀杀死,或是被文臣武将献给鞑子,或是眼睁睁的开着他煤山自缢。
当然,科举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但令人厌烦的是其大部分收集上来的都是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这帮人要是再有本事,那就是活脱脱的冯道c洪承畴。
(当然,本文是武侠同人,不是历史同人,所以还是以武侠为主,捎带着私货)
小郭便在峨眉山北侧山脚下一条溪水边看中了一块地方,它位于峨眉山之北,它夹于溪水与山之间,水网稠密,山峦连绵。两种不同的地貌完美地交集于此,再配上此时是春天,川蜀一代颇有江南烟雨之色,正是一幅绝佳的泼墨山水。行人徜徉于其中,难免会有人在画里画在人前的感慨。
小郭便深深的陶醉其中,这情形让他想起唐人张志和的词:“青箬笠c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若是自己带上斗笠,穿上遮雨的衰衣,那就和这景色太相配了。
这座庄院处于溪水上游,山坡之上,背枕丘陵,前俯小溪,青山绿水环绕,倒是处风景绝佳的所在。
不过若是从此时经营家产的角度来看,这附近只在缓坡处有三十余亩旱田,靠近溪流处有十余亩水田,实在不是置产的好地方。也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官宦人家,才会在此筑庐,吟风饮霞自得其乐。
但对于小郭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至少从外边来看,这是一处极清静的所在,适合他“闭门造车”,既不虑为外人注意而泄露了秘密,又不必担忧那些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