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娘娘,就当是你曦儿姐姐捐给那些寒家学子的!对了,那天让你们查是谁家开出的,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了,共有四家,第一家是仁宝商行,背后是越国公府”
果然不出所料,曹佾报出的几个商家后面都是背景深厚的豪门,不过今年从比赛结果可以看出,这些人并没有操纵比赛,许清也懒得理他们,下次武举留个心眼,提前做些防范就是。
润州城外。
经过半年时间,一个大型的码头已完工大半,其中右边的二十个泊位已经投入使用,而另一边还在紧张的施工中。
呼喝的号子声盖过了江涛泊岸,一块块重达几千斤的石料,只需几个人合力拉动吊臂上的滑轮组,便能很安放到位。
因为龙门船厂的存在,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施工时,都纷纷效仿,使用这些省时省力的工具。刀口口骟娅丫口四撒微术的传布沫度令人惊叹,象苏州梁家,刚刚研究出缪喙力织布机,马上就有许多商家前来购买这项技术。
当然,起初也有人不想花钱,打算派人去混入梁家偷学,但一打听,梁家要的技术转让费并不算高,与其枉做小人得罪梁家这样的商界魅,被人鄙视打璛压,还不如花点钱光明正大的去购买。
韦灵运和晏知行等人今天来参加润州市舶司的落成典礼,市舶司的建成,预示着润州正式成为连接海外的一个商贸大埠。
如今码头上仓库林立,一些民居和商铺也如雨后春笋般挤身其中,才半年时间,原本荒芜的江边,俨然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镇,而且看情形新的建筑还在不断地向四周舒展着。
现在码头附近的房产地价,已经不下于润州内城,靠着这些收入,韦运贷顺利地将码头建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两位主官配合默契,串运灵机巧善断,晏知行平淡中和,正直清廉;一个开拓,一个守成,上有晏殊和许清鼎力扶持,下有江南商界衷心拥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润州码头一但全部完工,将拥有同时可停靠四十艘大型海船的泊位,货物吞吐能力大宋第一。
而整个建造工程竟然没花朝廷什么银子,光是这份政绩,就足够韦运灵和晏知行受用的了。
何况今后还有源源不断的赋税增长,只要不出意外,润州的赋税在未来几甚至有望越扬州这样的重城,一举成为江南第一垛
想到这些,韦灵运就仿佛打了鸡血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当初与许清一起被贬,到后来毅然投入许清门下,不过一年,不但官井了,还成了大宋政坛的政治明星!
当然,最耀眼的那颗星自然是人家夏宁俟,自己能跟着沾这份光,知足了!
今天不但是市舶司落成的日子,同时也是大船队再次出海的日子,总共十七艘海船,将润州码头占去了一半,高大的船身仿佛连成了一道水上长城。
各地汇聚而来的货物已装满船上,有荆襄的漆器,蜀地的绣锦,苏杭的丝绸,均窑的玫瑰紫红釉瓷,龙泉窑的青瓷,宜兴的紫沙瓷,西湖的茶叶,开封的玉雕,各种儒家经典藉c佛经c名家诗词刻本,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知州大人,逋判大人,清!”
参加完市舶司落城仪式,李清阳适井清几位主官前往码头。
象这样的大船队出海,每次都要举行祭龙王的仪式,祈求海上风平浪静,往返平安。
仪式虽然没有许清主持新船下水时隆重,但也是马虎不得,你若是不当回事,有些船工甚至不愿随船出海,这次韦灵运主动提出由他来主持仪式,李清阳等人自然求之不得。
“好!”
韦灵运一边应着,一边将李清阳带到前面轻声说道:“李东家,这次侯爷和阎公公的船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