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僧伽补罗城那边已经传回信息,唐军出动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重装步兵,半个晚上的时间就将城内屠杀一空,这等战力,李壮志哪里敢有丝毫疏忽?     一方面命令李万山和黎吾清以及自己的儿子李天宝率领主力前往横山关狙击唐军由南至北的进攻,一方面亲率族中青壮陈兵古螺城北红河岸边,抵抗唐军水师有可能的登陆。     至于交州总督府那边的军队,只能静观其变,暂时无暇他顾     李壮志一身戎装,站在古螺城的城头上眺望滚滚红河水,心情有些凝重。即便于麾下面前一再强调唐军不会从国内调拨大军前来征讨,可他心里着实没有太多底气。     哪怕大唐当真如他所想那般,全部心思都放在东征高句丽上不在乎安南一隅,但就算只有大唐水师,也令他寝食难安     那可是纵横南海未尝一败的存在!     只要想想当初真蜡象兵在唐军的“震天雷”下溃不成军狼狈逃窜,李壮志就心惊肉跳     可是他又有什么法子呢?     眼瞅着万春国的余荫正在一点一点的消散,再过上十几二十年恐怕这世间都已经没人能记得住当初的万春国了。更别说他今年已到古稀之年,就算身子骨尚算硬朗,又能活多久?     他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死了,万春国就算是彻底的湮灭在历史之中,再也无人会提起     到那个时候,就算安南当真能够自立成国,又与万春国有何关系?     李壮志拼着九死一生,也要在生命最后的光阴里,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一生的寄托,轰轰烈烈的干一场!     哪怕这一场注定了败亡之结局,哪怕这一场要搭上安南一代之英杰,哪怕这一场会葬送所有万春国之后裔血脉     “大帅,开国庆典已经准备妥当。”     李青树来到李壮志身后,恭谨言道。     以血统来说,李青树与李壮志并不亲近,甚至二人的祖上曾为了万春国的权力进行过多年争斗,互有胜负,却谁也奈何不得谁,各不甘心。但是时过境迁,李青树自幼跟随在李壮志身边,两人相互信赖,李青树甘为臂膀,反倒是血脉更与李壮志亲近的李万山渐行渐远,并不服从李壮志     李壮志微微颔首。     虽然起兵反唐打着的是“光复万春国”的旗号,但此乃李壮志平生之夙愿,自然不能含糊其事,喊两句口号树一杆大旗便号称复国成功,总该有一场正儿八经的开国庆典,一则祭奠先祖之英灵,一则亦能昭示正统,收拢安南百姓之民心。     现在的安南到处都是随着水师而来的唐人商贾,百姓深受其惠,愈发亲近天朝上国,还有谁记得一百年前昙花一现的万春国?     “青树啊,你说唐军水师会否倾巢而来?”     李壮志面色阴郁,语气颇多焦虑。     安南虽然富庶,却也是四战之地,除去越过南方的横山关可以长驱直入一马平川之外,因为海岸线漫长,几乎处处都可以为唐军水师提供登陆场所,想要拒唐军于域外,根本做不到。     所以他只能赌,赌唐军为了平息林邑国叛乱调集了所有步卒,赌唐军骄狂自大,不愿费事让刚刚平定叛军历经一场恶战的兵卒再次登船之后运输到北方,再次参加一场平叛的战争     他就赌唐军一定会集结兵力穿越横山关,居高临下直扑宋平县!     李青树回头看了一眼四周,确定左近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轻声道:“细作传回消息,岘港的唐军重装步兵已经在集结,很有可能一直向北穿越横山关。”     李壮志对于潜伏在唐军之中的细作十分信任,可总是难以平复心中疑虑焦躁:“重装步兵行动迟缓,难以远距离跋涉,万一这些重装步兵集结起来,是要乘船北来呢?”     李青树摇摇头:“不大可能,因为奉房俊之命前来岘港筹集稻米的华亭镇长史裴行俭已经率领运输稻米的船队离开岘港,必须要战船护卫随行,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