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
吴三桂心理大师的身份,加上出色的演技,真的感动了他的部下,他一哭,三军同哭,声震如雷!
哭陵大戏之后,吴三桂下令,三军开赴昆明郊外校场,阅兵、校射,凡有不按时到场的,必以军法从事。
次日,天刚亮,鼓角齐鸣,各镇将士整队入场,军容肃然。吴三桂全身披甲,亲自上阵。只见他策马扬鞭,连发数箭皆中,可谓百步穿杨。三军欢呼,士气大振!
接着吴三桂又在马上不断演练剑、戟、戈等长短兵器,其场面可谓“风驰雨骤,英武绝人”。而此时的他已六十二岁高龄。打起仗来,自然无需统帅亲自上阵搏杀,而吴三桂在校场施展武艺,无疑是一种宣传,是一种表白。他要让将士们看看,他吴三桂还不老,还很强壮,勇冠三军。主帅的强壮与健康,无疑会给全体将士们以信心与勇气。
哭也哭过了,练也练过了。大戏开锣了!
演戏哪能没告示,不然观众怎么知道您唱的是哪一出啊?
吴三桂很聪明,他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他命人精心谱写了一道讨伐清朝的檄文:
这篇“讨清”檄文,若单纯从文学角度看,在历史上可排第二位,第一位留给骆宾王的《讨武曌檄》。
不过从道义及历史角度看,此檄文颇为荒唐!
吴三桂给自己的脸上是贴足了金片子,他自豪地谈到自己当年如何“讨贼”,“复君父之仇”之功。可事实上,虽然时间很短,但他确有投降李自成一事。又说什么借清兵复仇之苦衷,灭李自成之得意,“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明朝已有三十年,可这三十年来,他所作所为,没一件事能和立志恢复明朝联系起来。而他最大的硬伤,则是处死永历帝一事。这些都是他根本无法解释的。不能解释,那就干脆回避。若是从看笑话的角度,这篇檄文,只能算是吴三桂扇自己耳光。
更好笑的是,又冒出个什么三太子之类没谱的事。既然你要拥立三太子,那怎么又自称周王?还自立年号?
吴三桂会蠢到这个地步?其实不然!
“大智若愚”这个词,想必大家都知其意吧?这篇檄文,吴三桂自己并未太在乎,而他相信,广大汉人也不会太在乎。一般汉人,对这几十年来的很多真相并不知情。他们怀念过去,希望能恢复过去的生活习惯,不再受异族统治。而如今吴三桂站出来了,那他就是民族的大英雄。不知道真相,自然就会全部相信檄文中所述。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变成了真理。
而对于士大夫阶层,又或者说精英阶层,吴三桂明白他们知道自己并非明朝的忠臣,但这些人的基本诉求和普通百姓是一样的,并且因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他们更渴望摆脱异族统治。而吴三桂虽然并不完美,却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檄文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各色人等一个面子,一个说法,乃至一个美丽的梦(或者说是五彩斑斓的漂亮泡沫),这其中也包括吴三桂自己。
怎么样?经过这么一分析,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檄文看起来顺眼多了?
吴三桂命人大量印制檄文,并奔赴各地传送。他亲自写信给平南、靖南两王,并向贵州、四川、湖南、陕西等省跟他有关联的将领官员去信,动员他们起兵响应。
在吴三桂自己的地盘,自打他举起反清的旗号,基本上属下官员全都站到了他这一边。如云南提督张国柱、永北总兵杜辉、鹤庆总兵柯泽、布政使崔之瑛、提学道国昌等。只要是汉人,基本上都是拥护吴三桂的。不过也有少数官员,出于一些个人原因,宁死不降。如按察使李兴元、云南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等。这些人原本就是汉人,又都是干吏,不管出于哪方面考虑,吴三桂都不想杀他们,希望他们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