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他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吴三桂所部,长期转战,四海为家。每次部队开拔,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美好家园都要被遗弃,对于这些人来说,无疑是切腹之痛。
云南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多年的生活,让这些人已经爱上了这里,他们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撤藩撕碎了他们对生活的全部希望与幻想,撤藩是无情的,也是致命的。据史书记载:“藩下数十万家口无不愁苦。”
与其被人要命,不如拼命!
为何老板总是不守信用?伙计出生入死,得到应得的,而老板最终却总是撕毁自己亲手签下的合同。
既然打工者永远都是弱势群体,那我就做自己的老板,这是吴三桂最终的想法。
很明显,这并不是吴三桂个人的想法,而是很有充分民意基础的。
吴三桂要反了!这并不是什么冒险的举动,而是被逼无奈。上有清廷的不理解,下有部下及家属的悲愤,吴三桂不能不反。不反,并不会得到清廷的感激与信任,不反将会失去所有下属的心。
吴三桂只能反!
在做出这一艰难决定时,他眼角是湿润的。造反并不愉快,那是苦难旅程的起点。终点在哪里?迎接的是鲜花,还是死神?没有人能预料!
难道这是命运,是我吴三桂,还有众多将士及家属的命运?
他弄不明白!但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希望此生无需再做这样艰难的抉择,希望真的可以无忧无虑地颐养天年。
俗话说的好,几家欢喜几家愁,当云南老吴家正为撤藩之事,愤恨忧愁之时,北京的爱新觉罗家,却欢快的很。
理由不言自明。
老爱家的欢喜,也许类似于现在裁员的老板们,一下子每年可以节省那么多的开支,自然是件喜事。只不过现在的老板们,往往是经营遇到一些问题时,才出此下策,而老爱家,则在生意兴隆时,就未雨绸缪。
当年你老爱家,生意开张时,人家老吴可是出了死力气的,如今你们这么做,有些不仗义了吧?
这个道理,老爱家,懂的。他们早有打算,准备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这既是吴家的面子,也是爱家的面子!
八月十五日,朝廷选派了礼部右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傅达礼为钦差,专程前往云南。同时派户部尚书梁清标前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前往福建,办理各藩撤兵启程事务。
朝廷很清楚,撤藩的关键在于吴三桂,云南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另两藩就没有任何问题。在八月二十四日,折尔肯等启程云南前,康熙帝特别赐给他们自己所佩御刀各一柄,良马各两匹。为了便于他们行事,及加重他们的威信,他还亲笔给吴三桂写了一道手诏,交由他们携带,向吴三桂宣召。
诏书的内容,可谓恩威并施,一方面含情脉脉,高度评价吴三桂的功绩,夸他劳苦功高。另一方面则暗示:撤藩是件好事,所以也是必须的,它可以让君臣互相信任,朝廷既省了心,你吴三桂也能安度晚年,并福及子孙。这是两全其美之事。最后年轻的康熙皇帝,还不忘很时髦地作出承诺:只要撤了藩,他保证吴三桂在新地方一切顺心如意。
其实关于撤藩的理由及安排,清廷以往已做了非常全面的说明工作。这一次似乎多此一举,一方面是出于礼数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表露出朝廷的一种忧虑。吴三桂虽然老了,但毕竟是一只大老虎。这只老虎真的能像猫咪一般温顺听话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的,但清廷似乎还是有一种不安的预感,生怕临了,生出什么事端来。
从吴三桂后来的举动看,清廷的预感并非多虑,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预防措施,确切地说,不是没有采取,而是无法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