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的被杀,让大顺政权中刘宗敏、宋献策等实力派人物既感到寒心与不平,同时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安危感到担心。广大底层士卒,对此事也是唏嘘不已。李自成无疑做了一件极愚蠢的事,他的自毁长城之举,注定了从此之后,这支部队已无可能团结一致,对外英勇作战。
李自成自山海关败退,直至固关为止,虽然遭到了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但还是保存下来一些实力。目前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区还在他手上,理论上还有数十万军队。凭着这些,还是可以同清军再打一打的。李自成回西安后,重新进行军事部署,准备反攻。
李自成在失去山西之后,他仅在怀庆地区展开了局部反攻。虽一度得势,但当多铎大军赶到怀庆后,大顺军抵挡不住,很快便败退了。多铎率清军从河南孟津渡黄河,经陕州(河南陕县),直驱潼关二十里外驻扎。
当李自成得知清军南北两路夹击的消息时,已感到自己腹背受敌,危机重重,原先的部署很难再实施。他与刘宗敏率部出西安,北行至洛川县,稍事停留,以便他能对清军的两路进攻作出评估。根据侦查情报,吴三桂与阿济格部行军速度较慢,短时间内还赶不到,而潼关方面的形势却非常危急,他果断决定增援潼关。
潼关之战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打响,刘宗敏首战失利,延至次年正月,大顺军几次反攻,都被多铎部击退。这时,李自成得到北路清军已向西安推进的消息,他无奈之下,被迫撤回主力,回师西安。守潼关的大顺军将领马世耀眼见守城无望,一咬牙,投了降。清军于正月十三日,占领潼关。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十余天的苦战,大顺军再次遭到了失败。潼关失守,西安便失去了屏障,形势极为危急。
多铎部于十六日离开潼关,十八日到达西安城外。李自成失去了死守西安的决心与意志,于十三日下令烧毁宫室,然后率部撤出西安,出兰田口,奔商州而去。西安为清军所占领。当多铎占领西安时,吴三桂同阿济格、尚可喜部在途经宣府、大同时,把这两城镇的降兵尽数随征,搜刮无遗,兵力已达八万。他们还擅自出边至土默特、鄂尔多斯,绕道索取驼马,复转入边,收获可谓颇丰,但是,这却贻误了进军时间。本来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出大同,渡黄河,会同蒙古兵,取陕北的榆林、延安,击陕西大顺军之背。他们原本是先出征的,但现在却落在了后出征的多铎后边,为此受到了多尔衮的严厉斥责。
迟至年底,他们才率部由山西保德州(今保德)结筏渡黄河,进入陕北地区。此时大顺军正迅速瓦解。降将唐通招抚了河堡营、唐家会下营、黄甫川、清水营、木瓜园、孤山镇、永兴、神木、大柏油堡、柏油堡、葭州(佳县)等处大顺军余部。降将王大业,差人招抚了自响水至宁塞等十一营堡。唯有榆林守将高一功,多年来深得李自成赏识与器重,为报知遇之恩,坚拒抵抗,拒不投降。榆林是陕西重镇,李自成令高一功镇守的目的就是要坚决阻击清军南下的步伐。阿济格、吴三桂眼见一时攻不下,怕误了行期,便于十二月三十日,任命随同出征的大同总兵姜瓖为总督,率领唐通、王大业等将继续围攻榆林,而他们则率主力南下。
唐通这厮是个圆滑之人,不想死卖力气去打,估计死打他也没这等胆量与本事。他给高一功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说:自己很佩服高将军的为人,也知道大顺军死守榆林,是为了防止清军南下,而如今清军大部队已走,剩下的部队只是想占领榆林而已。我唐通本人其实对这破地方并没啥兴趣,只是如今我换了老板,不比从前给“明朝有限公司”打工那么好混,如今的新单位“大清无限公司”纪律严格的很,我要是不把这破地方攻下,脑袋就得搬家,你高大哥大人有大量,反正你的任务也完成了,不如就把这榆林让给我好了!大家都有得活,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