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做铺垫,北滘镇政府兑现了当初冯润胜“政府扶上马还要送你们一程”的承诺,拍板从北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的4032万法人股中拿出1000万股,“卖给”以何享健为首的8名第一届董事会成员。
如果“中国乡镇企业第一人”的桂冠戴在何享健头上只为实现政府、企业家及股东、员工三者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么这顶轻如鸿毛的“帽子”不戴也罢。事实上何享健为实行股份制改革及推动美的上市所做出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尤其在顺德的家电企业中引起极大的震动。
紧跟美的脚步的是潘宁手下的珠江冰箱厂,它1992年8月改组成珠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后,以每股1元的价格向员工发行8448万股,占全部股本的20%;大股东由镇政府独资的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出任,持有80%的股份。
作为当初委婉拒绝股份制改革号召的格兰仕于1994年4月迈出了产权改制的第一步:经过评估,格兰仕净资产为5400多万元,企业管理者以3800万元现金购买70%的股份,余下30%的股份归顺德桂洲镇政府所有。2000年5月,桂洲镇政府将逐渐减持后仅有的12%的股份也全部转让给格兰仕,后者从此彻底转变身份,成为民营企业。
不过,此事至此并未画上句号,与美的后来在资本市场光芒四射的明星气质相比,两位同城兄弟就显得黯淡不少。改制两年之后的1994年,潘宁将企业更名为科龙电器,试图将呕心沥血养大的“孩子”名正言顺的“收归己有”。不料此举引起政府的极度不满,分道扬镳是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1999年“潘宁黯然离开科龙”的消息传出后,业界扼腕叹息。2000年,科龙报亏8.3亿元;第二年更惨淡,亏损高达近15.6亿元。2002年,容桂镇政府将所持的20.6%的股份卖给格林柯尔,顾雏军入主科龙;2005年8月,顾雏军闪电被拘,科龙于2006年4月以6.8亿元的价格卖给海信集团;历时4年的顾雏军一案于2009年4月尘埃落定:虚报注册资本6亿多元、向股东虚报利润及挪用3.53亿元资金的顾雏军最终获刑10年。
在股改成功并彻底摘掉“红帽子”之后,梁庆德在资本上一直没有“动作”,格兰仕至今仍未上市。自2005年家电行业重磅并购不断传出后,格兰仕也多次提及上市构想。尤其是2008年6月进行内部架构大调整,将公司划分为微波炉、空调、日用电器、生活电器、工贸等五大子公司后,上市是格兰仕提得最多的话题。不过,此时“家族企业”印记浓厚的格兰仕与早已蜕变为“公众公司”的美的相比,差距不只是给消费者留下“保守”的印象那么简单。
美的与同城兄弟及其他中国企业相比的成功之处并非“改制早、上市早”,而是在此后的将近10年中为进一步明确产权不断地默默付出。当所有人都以为上市是何享健为美的画上的完美惊叹号时,这恰恰是他为美的完全民营化之路宣告出发的冒号。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